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858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计算题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60-5P。求出相应

的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5+5P。求出相应的

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

,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4)利用(1)、(2)和(3)

,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5)利用(1)、(2)和(3)

d s 【答案】(1)将需求函数Q =50-5P和供给函数Q =-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 =Qs ,有:

50-5P=-10=5P

解得:P e =6。

d 将均衡价格P e =6代入需求函数Q =50-5P,解得均衡数量:Q e =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别为P e =6,Q e =20。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供求均衡

d s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60-5P和原供给函数Q =-10+5P代入

d s 均衡条件Q =Q,有:

60-5P=-10+5P

解得:P e =7。

d 将均衡价格P e =7代入需求函数Q =60-5P,解得均衡数量:Q e =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7,Q e =25。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2)需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s d d s (3)据题意可知新的供给函数为Q =-5+5P,将其与原需求函数Q =50-5P代入均衡条件Q =Q,

可得

50-5P=-5+5P

解得:均衡价格P e =5.5,均衡数量Q e =22.5,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3)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4)①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

s d 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10+5P和需求函数Q =50-5P表

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为P e =6,且当P e =6时,有; 同时,均衡数量为g=20,且当C=20时,有

(i=1, 2)都得到了体现。

②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2)中,由均衡点E 1变动到均衡点E 2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E 1和E 2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导致

。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两图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 i

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20增加为25。

类似地,利用(3)及其图(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f 。

总之,一般地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 已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请讨论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答案】因为

故,当

斯生产函数

,所以有:

时,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

,他实现总利润最大化时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 当时,柯布—道格拉时,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小变的性质; 当3. 假定某垄断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

函数为产量Q=36。该厂商以差别定价在两个分割的市场出售产品,己知两市场的情况为:市场1的需求; 厂商在市场2实现最大利润均衡时需求弹性为2。求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获得的总利润是多少?

【答案】该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为:

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36代入上式,得到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边际成本值

。此外,可以推知,该厂商实现总利润最大必定意味着

他在分割的每一个市场均实现了最大利润。

首先,关于市场1。厂商在市场1的边际收益函数为

最大时必有

将,即有1760-20Q 1=1360,由此解得Q 1=20。 代入需求函数,有

,再根据 。 。 ,他在市场1实现利润所以,厂商在市场1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此外,可得其次,关于市场2,他在市场2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必有

可得, 解得。

所以,厂商在市场2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

最后,该垄断厂商的总利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