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教学论之地理科学导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土壤肥力?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十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它是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主动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
(2)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
土壤肥力的大小与土壤的组成成分,土体结构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要主要保持和维护良好的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
②引入有益的土壤生物;
③实施合理的施肥制度;
④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和耕种方式。
2.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特殊的奇点?
【答案】(1)地球的地理坐标系中存在特殊的奇点。
(2)该特殊奇点为:
①原点O 与地球质心重合,在X 轴与Y 轴的数值都为0。在地理坐标系中原点在地核中心,所以在X 轴和Y 轴上所对应的数值都为0。
②赤道上的点X 坐标上的值都为地球半径r ,在Y 轴上的数值为0。在地球的理想模型中,
地球可以看做一个规则的球体,赤道上的点X 坐标上的值都为地球半径r ,在Y 轴上的数值为0。
③南、北极上的点在X 坐标上的数值都为0,在Y 轴上的点数值都为地球半径r 。在地球的理想模型中,地球可以看做一个规则的球体,南、北极上的点在X 坐标上的数值都为0,在Y 轴上的点数值都为地球半径r 。
3. 环境条件是如何影响滑坡失稳的?
【答案】环境条件影响滑坡失稳的过程
(1)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物质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作整体性下滑的运动,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按其自然类别或其与工程的关系,滑坡可以分为自然边坡、岸坡边坡、矿山边坡和路堑边坡四种。
(2)滑坡的基本结构要素
滑坡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滑坡裂缝、滑坡后壁、滑坡台阶、滑舌、滑坡边界、滑坡体、滑床、
滑动面、剪出临空面、滑前地形面、剪出口等,其中在滑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者,是坡面上存在着易于滑动的物质即滑坡体,其下部出现易于滑动的不连续面即滑动面以及前沿发育有允许其向前滑动的有效临空面。
(3)滑坡的发育条件
滑坡发育的主要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条件,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①不稳定,高差大且陡,倾斜岩层的斜坡地带。
②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活动断裂地区,以及岩土体破碎与风化强烈,软硬岩层分层明显,地下水变动幅度较大的地区。
③地表水的冲刷,渗透,浸泡和润滑作用,地震与火山爆发,人工开挖坡脚和在坡面上兴建各种建筑物等,都能促使滑坡失稳滑动。
4. 解释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5. 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的异同点是什么?
【答案】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的异同点
(1)不同点
①泥石流
a. 泥石流是含有大量固体物质(泥和沙、石)的洪流,其容重一般在1.2~2.3t/m3之间。泥石流的性质和流态都不稳定,泥石流灾害常具突发性,其运动速度快,能量巨大,因而破坏能力极强。
b. 泥石流的发育前提
顺坡堆积的大量碎屑物质,在瞬间集聚的超量水源以及山高谷深的地貌条件,构成了泥石流发育的三个基本前提。
②地裂缝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③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灾害是由于地面陷落或其他工程建筑物的突然塌陷,从而导致生命财产发生严重损失的一种特殊灾害。其危害最大的发生部位包括各种规模的矿山和人口密集的城市。
(2)相同点
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塌陷都属于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的小合理经济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频率。
6. 谈谈你对“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这对概念的认识。
【答案】(1)“可更新资源”是指那些通过天然作用可再生更新的资源,主要包括风能、水能、和海洋能等资源。
(2)“不可更新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源,土壤资源,煤,石油等资源。太阳能、地热能主要包括矿石资
7. 何谓水分循环? 它有何意义? 其原动力是什么?
【答案】(1)水分循环的概念
水分循环是海洋、陆地水和大气的水通过相变和运动进行大规模的交换过程。
(2)水循环意义
①水循环使水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②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 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水循环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3)原动力
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其中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强度不均匀是水循环形成的重要动力。
8. 宇宙中的化学元素是大爆炸时一次形成还是在天体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
【答案】宇宙中的化学兀素是在天体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体形成过程如下:
宇宙大爆炸是在150亿到200亿年前,宇宙由一个时间和空间呈现混沌状态的大火球(大小可能有几光年)爆炸而来。仅在爆炸后的一秒内,引力就形成了。宇宙迅速膨胀,里面充满亚原子微粒,它们互相作用,形成了质子和中子。三分钟后,温度达到了2800亿度时,质子和中子形成了氢、氦、铿(三种最简单的元素)的核子。五亿年后原子得以形成。接着这些最简单的原子又不断反应、衰变成各种不同的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