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导论(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土壤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什么样的组成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

【答案】(1)土壤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土壤的无机组成即矿物质,土壤中的矿物质又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种基本类型。 ②土壤的有机组成,主要包括原始组织及其部分分解的有机质和腐殖质两种类型。

③土壤水分。

④土壤空气。

(2)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的组成

肥力良好的土壤应是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的,理想的土壤体组成应为含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和空气各占20%~30%。具有良好肥力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

2. 阐述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答案】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包括:

(1)稀缺性

任何“资源”都是相对于“需要”而言,即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存在不足。 (2)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人类不可能在改变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中某种成分的同时,又使其周围的环境保持不变。

(3)地域性

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

(4)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例如一条河流,对能源部门来说可用作水力发电。对农业部门来说可作为灌溉系统的主要部分。

(5)变动性

,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自然资源加上人类社会构成“人类一资源生态系统”

(6)社会性

,因此在强调‘已的天然性的同时,也说明了它的社会性,这里要“资源是文化的一个函数”

特别说明由于自然资源中所附加的人类劳动而表现出来的社会性。

3. 何谓气温? 它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 具有什么样的地理分布?

【答案】(1)气温的定义

气温指的就是空气的温度。

(2)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由于太阳辐射在一天之中和一年之内有变化,故气温也有日变化和年变化。陆地上一日之中最高温度在午后2~3时,最热月为7月; 一日之中最低温度在日出前,最冷月为1月。

(3)气温的地理分布

海平面气温的地理分布一般是从赤道向两极降低,无论冬、夏。等温线因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而偏离纬线,不与纬线平行。另外,中纬度地区等温线分布是冬密夏疏。地表气温最低区域是南极高原,最高气温出现在15°N~40°N 范围内的沙漠中,如在利比亚的1922年9月13日观测到极端最高气温是58℃。

4. 地球上2~3亿年前曾经存在一个联合古陆,有什么证据?

【答案】地球上2~3亿年前曾经存在一个联合古陆的证据如下:

(1)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大陆进行拼接

人们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大西洋两侧大陆进行拼合,发现大西洋两侧大陆轮廓具有惊人的吻合性。

(2)地质构造带对比

大西洋两岸北美和北欧之间地质构造具有一致性,非洲与南美古生代和中、新生代造山带亦具有相似性,并且可以越过印度洋跟踪至南极和澳大利亚。大西洋两侧的两组古老岩石分布区投影到布拉德拼合的图上,它们各自的位置吻合得很好。

(3)古生物与冰川、气候证据

南半球各大陆找到的二叠纪爬行类等陆生生物有惊人的相似性。

(4)古地磁极移轨迹

通过对北半球不同时代古地磁北极位置的测定,把各地质时期古地磁极位置在图上连结成一个线,这条线称为地质时代的极移轨迹。该轨迹表明,北美和欧洲所测的极移曲线并不相合,但形态大致相似。若将两大陆拼合在一起,则这两条曲线就会基本重合,说明大西洋的确曾经不存在,两个大陆曾经相连在一起。

根据古生物化石、岩石特征和地质构造的相似性提出大西洋两岸曾是一个大陆,随后收集了

88大量证据,推测3×10了年前曾经存在一个全球统一的联合古陆,在2×10年前开始破裂,才慢

慢分离成现今的大陆布局。

5. 怎样估计人一地关系面临的现状? 地球科学对此有何作为?

【答案】(1)人一地关系面临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口爆炸

人口爆炸是当代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沉重负担。21世纪人口的激增必然导致人类更多地向地球索取。

②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在目前仍然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也是全人类将要面临的普遍问题。

③环境保护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人们能以巨大力量来燃烧、砍伐、挖掘、移动、改变各种各样的物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④自然灾害

无论是突发性的地震、洪涝、风暴、海啸、泥石流,还是持续的干旱、地方病、地面沉降等,都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重大经济损失。

(2)地球科学的作为

①在人口爆炸方面

在对地球负担人口数量极限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作出科学的预测中,地球科学应该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资源短缺方面

我国是资源短缺的国家。在保障资源、能源供给方面不能仿效依赖进口的发达国家,需要开展大量的地球科学研究工作。

③环境保护方面

加强地球表层的全球变化趋势研究与预测,己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重点。

④自然灾害方面

所有自然灾害的起因又都与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只有通过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才能查明致灾原因、成灾机理和找出防治灾害的有效措施。

6.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仰观天象,哪颗星代表当时的北极星?

【答案】(1)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的天龙座代表当时的北极星。

(2)由于岁差的存在,北极星的位置在不断的迁移。根据诸葛亮所处时代,北极星的位置应该位于天龙座。

7. 土壤与岩石和生物有何不同?

【答案】土壤与岩石和生物的不同

(1)土壤与岩石的不同

土壤与岩石风化壳、土状沉积物(如黄土)和经外力搬运的各种运积物等虽然同属地球的疏松表层,但前者中含有能够供给植物生长的有机养分,后者则只是形成土壤的基质,也称为土壤母质。

(2)土壤与生物的不同

尽管土壤具有某些类似生物有机体的生理功能,如自动调节土体内水、热、气、肥的功能和抵抗酸化与碱化的缓冲作用等,但由于土壤中无机物质的含量占优势,与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的生物完全不同,其主动调节能力弱,并且不具有一般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功能,因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