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基础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答案】(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区内,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物理环境)之间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生命物质一无机环境和有生命物质一生物群落。 ①无机环境包括太阳辐射能,温度、水分、空气、岩石、土壤和各种营养元素等物理、化学环境条件,及生物物质代谢的原料如CO 2, H 2O , O 2, N 2和无机盐类等,它们构成生物生长、发育的能量与物质基础。

②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三大类群:

a. 自养型生物,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称为生产者。

第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来的水、CO 2和无机盐类转化成为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合成成为脂肪和蛋白质等,用来建造自身,这样,太阳能便通过生产者的合成与转化不断地进入生态系统,成为其他生物类群的唯一食物与能量来源。

第二,化能合成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它们利用的能量来自某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上巨。

b. 异养型生物,包括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

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一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

c. 异养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为生,称为分解者。

2.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案】地球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全球性

地球科学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必须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己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

(2)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的变革

由于大量基础资料的积累,其研究力一法正在经历着数据处理和计算力一法的革命。大型计算机工具的应用以及地球科学各种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建立,已经使地球科学从以往的定性静态

描述,转向以过程为目标的精确定量的动力学研究。这些数据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将为揭示全球变化的形成机理,洞察重要的地球系统过程本质和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趋势发挥重要的作用。

3. 什么是沉积岩? 它是怎样形成的? 沉积岩有哪些类别?

【答案】(1)沉积岩的概念

沉积岩,又称水成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2)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①沉积岩是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形成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格局的制约。古地理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是多力一面的。最明显的是陆地和海洋,盆地外和盆地内的古地理影响。

②大地构造环境对沉积岩的形成及其以后的变化有多方面的制约。例如在陆内造山带形成山前粗碎屑砾岩层序; 在陆内断陷盆地、洼地和山前拗陷盆地,可形成湖泊、干盐湖或湖沼沉积。

③古气候对沉积岩的形成的影响在陆地范围内非常明显。在干旱古气候条件下,形成大面积的陆相红色粗细碎屑岩,潮湿气候条件下,有机质丰富,进入沉积物中使沉积岩颜色成为暗灰或黑色。

④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进化,繁盛或衰亡对沉积岩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⑤古水动力条件对沉积岩的形成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的水流条件形成不同的沉积或造成不同的结构构造。

(3)沉积岩类别

沉积岩根据物质来源、沉积物搬运和沉积作用方式可以分为陆源碎屑岩和化学、生物化学沉积岩两大类。

①陆源碎屑岩

陆源碎屑岩指沉积物来自大陆物理侵蚀作用,经流水、风、冰川、泥石流、重力流等搬运到沉积盆地沉积而成的岩石。陆源碎屑岩根据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2mm)、砂岩(2~0.05mm)、粉砂岩(0.05~0.005mm)、泥岩(<0.05mm)。碎屑岩的特征是具有结构和构造。

②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岩

其物质(矿物)来源是风化成真溶液或胶体溶液搬运到盆地内,或者其本身就来自盆地内部,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方式沉积下来并经成岩作用转化为岩石。

4. 土壤与岩石和生物有何不同?

【答案】土壤与岩石和生物的不同

(1)土壤与岩石的不同

土壤与岩石风化壳、土状沉积物(如黄土)和经外力搬运的各种运积物等虽然同属地球的疏松表层,但前者中含有能够供给植物生长的有机养分,后者则只是形成土壤的基质,也称为土壤母质。

(2)土壤与生物的不同

尽管土壤具有某些类似生物有机体的生理功能,如自动调节土体内水、热、气、肥的功能和抵抗酸化与碱化的缓冲作用等,但由于土壤中无机物质的含量占优势,与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的生物完全不同,其主动调节能力弱,并且不具有一般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功能,因此,它是一种类生物体。

5. 为什么说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

【答案】说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的原因是: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

(2)各自然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边界约束下,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和传输,形成具有一定有序结构、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可完成一定功能的多等级动态开放系统。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除包含所有自然地理要素外,(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属性。

(4)系统可分为不同层次或组织水平,任何系统都既从属于更高级的系统,同时其本身又包含若干低级的系统。系统各部分之间特殊的网络关系,形成系统的结构。

6. 解释何谓自然灾害的减灾系统和防治工程。

【答案】(1)自然灾害减灾系统

①组成

自然灾害系统一般是由各级政府领导和协调建立的综合性职能机构,具有权威性、社会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救助性特征。

②职能

其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减灾政策,确定灾害风险、发布灾情公报、决定减灾方案、领导减灾活动,以保证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上,尽可能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2)自然灾害防治下程

①自然灾害的防治工程是减灾活动中最直接的措施。通过工程手段治理和改善灾害系统的致灾环境,减少灾害产生的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灾害的目的。

②不同灾害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不同,需要根据灾害的成因和现象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最终确定运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有效、经济、简单和实用。

7. 请说明大气中CO 2和O 3的来源、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1)大气中CO 2的来源、变化及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