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教学论之地理科学导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大气降水(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分布很不均匀,从降水形成的条件简要分析一下原因。
【答案】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1)降水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条件
①要有充足的水汽;
②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③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2)降水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①海陆位置影响降水
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
②地形影响降水
a. 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若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
b. 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c. 地形类型与降水
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 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 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 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
③大气环流影响降水
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不可能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
2. 试列举2~3种与地球科学研究内容有关的天文背景因素,说明跨学科交叉渗透的重要性。
【答案】与地球科学研究内容有关的天文背景因素举例如下:
(1)天文学与古生物学的交叉
人们现在普遍认同,生命的起源与宇宙大爆炸有关。宇宙大爆炸中所产生的物质为地球初始
生命提供物质条件。古生物学家通过对于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也证实某些古生物化石的部分物质不是来自于地球。从而,更加坚定了人们对于宇宙大爆炸是生命起因的信心。
(2)天文学与古地理沉积学的交叉
天文学中表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引力作用会引起周期性的变化。而在古地理沉积学中,主要根据瓦尔特定律来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瓦尔特定律在局部的应用是不存在异议的,但就全球的沉积来说,是否会由于地球自转的改变而引起沉积的改变,是天文学与古地理学可以一起研究的问题。
3. 主要是哪些元素构成可供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的?
【答案】(1)矿产资源的概念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2)矿产资源的分类
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
①金属矿产指从中提取某种供工业利用的金属元素或化合物的矿产。根据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将其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轻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放射性金属矿产、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和分散金属矿产等。
②非金属矿产,是指在地壳中可以直接开采与利用的非金属矿物集合体。
③能源矿产,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3)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的。在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
①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②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乱采滥挖,防止矿产资源的损失,浪费或破坏。
③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全过程控制,将环境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
④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止矿山寿命终结时沦为荒芜不毛之地。
4. 地球有哪些基本的物理性质?
【答案】地球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
(1)密度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算出地球的质量为5.974X1021t ,再利用地球体积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516g/cm3
(2)压力
地球内部的压力是指不同深度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实质上是压强。在地内深处某点,来自其
周围各个方向的压力大致相等,其值与该点卜方覆盖的物质的重量成正比。地内的这种压力又称为静压力或围压,按静压力平衡公式可表示为
上的地球物质平均密度
地增加的。
(3)重力
地球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就是重力。地球的离心力相对吸引力来说是非常微弱的,其最大值不超过引力的1/288,因此重力的方向仍大致指向地心。
(4)温度
在外热层的下界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年平均气温,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在常温层以下,由于受地球内部热源的影响,温度开始随深度逐渐增高。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 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5)磁场
地磁场是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地磁场近似于一个放置地心的磁棒所产生的磁偶极子磁场,它有两个磁极,S 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 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两个磁极与地理两极位置相近,
o 但并不重合,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约为15。 〔即静压力p 等于某深度h 和该深度以与平均重力加速度gh 的乘积)。因此,地内压力总是随深度连续而逐渐
(6)弹塑性
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地球内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地球的弹、塑性这两种性质并不矛盾,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如在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的力(如地震作用力)的条件下,地球常表现为弹性体; 在作用力缓慢且持续时间长(如地球旋转离心力、构造运动作用力)或在地下深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则可表现出较强的塑性。
5. 为什么可以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二叠纪一三叠纪陆生生物的相似性来推测存在冈瓦纳大陆?
【答案】可以根据南半球各大陆二叠纪一三叠纪陆生生物的相似性来推测存在冈瓦纳大陆的原囚如下:
(1)各大陆陆块不仅海岸线轮廓互相吻合,而且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等深线互相精确地拼合。(2)各大陆陆块在地质构造方向极为相似,甚至可互相连接。
(3)各大陆陆块有相同的古生物群。
(4)各大陆陆块上普遍存在石炭一二叠纪冰债层,并与含舌羊齿植物群的煤系地层交错出现,表明当时古气候完全一致,经历了一次大冰期,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5)把冈瓦纳古陆于石炭纪中期拚合后,各陆块上的古磁极位置和磁极游移曲线都能很好地吻合。
6. 举例说明持续能力的原理。
【答案】可更新资源自然潜力的利用必须考虑时间上的公平分配,即应留给后代同等的资源利用机会。把这种考虑结合进可更新资源潜力的估算中,就要采用持续能力或持续产量的概念。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