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09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 反应类型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2.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答案】D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的节省百分比在初次识记间隔1天后约为50%,这时记忆间隔和效果最好。

3. 在一个实验中,被试的简单反应时是300ms , 辨别反应时是450ms ,选择反应时是850ms 。该被试的选择时间是( )。

A.550ms

B.400ms

C.150ms

D.100ms

【答案】B

【解析】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是选择的时间。

4.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1]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

A. 二因素设计

B. 四因素设计

C. 二水平设计

D. 四水平设计

[2]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

A. 霍桑效应

B. 实验者效应

C. 练习效应

D. 安慰剂效应

[3]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

A. 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 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 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 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答案】[1]A[2]C[3]B

【解析】[1]这个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两个自变量:年龄、材料类型,因此,属于二因素设计。

[2]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每一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因此,最容易产生练习效应。

[3]“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表明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年龄对阅读速度的影响依赖于材料类型。

5. 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

A. 史蒂文斯

B. 费希纳

C. 韦伯

D. 冯特

【答案】A

【解析】史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创立了史蒂文斯幂定律。费希纳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创立了费希纳定律。韦伯认为差异刺激量与比较刺激量之间的比值为一个常数,创立了韦伯定律。冯特建立了第一个科学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了心理学的诞生。

6.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

A.2×3设计

B.1×3设计

C.2×2设计

D.3×3设计

【答案】A

【解析】该实验使用性别2(男,女)×年龄3(青年,中年,老年)设计。

7. 提出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贾德

B. 苛勒

C. 伍德沃斯

D. 鲁宾斯坦

【答案】A

【解析】苛勒是学习迁移的关系转移理论的代表人物,伍德沃斯是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鲁宾斯坦是学习迁移的分析一概括理论的代表人物,贾德则通过实验提出了学习迀移的概括化理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

8. 某大学生之所以每天上课不迟到,是因为怕老师扣操行分,而不能评上三好学生。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该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处在( )。

A. 阶段1

B. 阶段2

C. 阶段3

D. 阶段4

【答案】B

【解析】阶段2, 即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认为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

9. 在学业成败归因的三个维度中,与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预期最密切的炜度是( )。

A. 稳定性

B. 可控性

C. 内外性

D. 特殊性

【答案】C

【解析】把学业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或外部,与其对自己的学业成败预期关系密切。因此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