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实务测试之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2. 新媒体
【答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其特点主要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性,个性化与社群化。
3. 视听率
【答案】视听率(Rating ),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是一项用来统计广播电视节日拥有观众、听众人数多少的指标。与视听率相关的测量指标还包括到达率、收视人口、占有率、毛评点、忠实度、受众构成、千人成本、毛评点成本等。
4. 虚拟演播室
【答案】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 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 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二、简答题
5. 主持人的角色特征有哪些?
【答案】主持人的角色特征有:
(1)“最后一棒”
主持人工作是对前期包括策划、组织、采访、写作、编辑、编排等大量工作完成后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节目的最终呈现者,所以被称为“最后一棒”。“最后一棒”在广播电视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当主持人以“我”的身份面对受众时,幕后那一个看不见的机构己被具象化为台前这一个活生生的人;
②主持人对各部分内容的串联增强了节目的整体感与灵活性。在新闻类节目中,主持人的串联语让受众从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个个消息中找到了某种内在联系。
总之,主持人的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片段纳入一个精心策划的结构系统,使节目形散而神不散,统领在一条主线下。这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整合作用、灵魂作用。
(2)机构的“代言人”
在广播电视机构所制作的节日中,节目的主持人最有资格做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的“代言”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
①广播电视台的代言人
受众与机构的联系转化为与主持人的联系,主持人代表其主持的节目这自小待言,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了他所在的广播台或者电视台。
②栏目的代言人
听众观众对一个栏目的喜爱程度往往与该栏目的主持人密切相关。由于受众态度的形成需要一个非强制性、潜移默化的过程,主持人必须相对固定才能培养起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受众群体。主持人与栏目常常是一体化的,或者说栏目己经人格化了。
③相关节目类型的代言人
不同的主持人具有不同的人格魅力和能力结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主持人会在各自所擅长的节目类型中发挥出最佳状态。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不少受众都会将某主持人看做一个类型节日的代言人。
(3)大众“明星”
得益于广播电视在受众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许多节目主持人凭着在各自领域的突出成就和个人魅力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媒介“明星”。而受众欢迎的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机构争夺的对象。
(4)公众“代言人”
新闻主持人既是传播机构的代表,也是广大公众的代表,因为公众是他们最有力、最根本的支持者。这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①市场经济为生存机制的媒体必须提供公众所需要的服务才能得到公众的支持,才能获得相
应的经济收益。公众所获得的收益应该与广播电视机构所获得的收益成正比。广播电视机构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的利益是一致的。
②媒体与公众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了一种默契,即媒体是以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形象赢得了公众的支持,从而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公众对媒体有一种积极的角色期待,期望媒体能够反映公众呼声、维护公众利益,扮演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角色。
6. 简述电影音乐的功能。
【答案】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专门为影片创作或选用现成的音乐作品为影片编配的音乐。电影音乐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声音元素,它不仅仅是营造电影氛围的好助手,也是构成电影语言的一个部分。
电影音乐是与情节、画面、语言、音响等一起有机结合而发挥作用的。通常音乐在电影中有以下一些作用:
(1)渲染气氛
电影音乐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用音乐来加强和烘托影片的气氛,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2)呈现主题
电影音乐的合理应用能够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运用适当的音乐语言来表达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化画面内容,帮助观众理解影片的主题。例如美国著名影片《辛德勒名单》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担任弦乐领奏的一段旋律哀婉而坚毅、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创作者用这段音乐重述了历史中那段最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表达了对那些死难者的哀悼,警示人们要牢记历史,不要让悲剧重演。
(3)抒发感情
电影音乐的应用能够起到抒情的作用。用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4)确定风格
音乐可以确定一部影片的风格。不同音乐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影片风格,同时不同风格的影片需要不同的音乐来确定、补充和完善。因此,可以说电影音乐不但可以确定影片风格,更是不同风格影片的标志。
(5)描绘画面
电影音乐能够起到描绘的作用。运用音乐手段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运动性的节奏特征加以描绘; 对现实音响进行模拟或者对某一事物予以描绘。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音乐是这类音乐的代表,音乐在卡通片中都几乎在模仿角色的每个动作。
(6)推动剧情
电影音乐的应用能够起到剧作的作用。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例如影片《西区故事》中的大多数音乐片段在影片中就承担着重要的剧作作用。
电影音乐的上述功能在同一段音乐中并不一定能够简单地加以区分,有时可能有两种或几种功能并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