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春晚

【答案】春晚,即春节联欢晚会,一般指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央视春晚自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2008年开始高清视频网络转播,近年来播出时长在5小时左右。春晚节日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是每年除夕之夜中国人民必看的节目,已成为中国新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习惯。央视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方面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陆续主办类似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与央视春晚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2. 室内剧

【答案】室内剧是指在室内搭景,采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并当场切换,在一个场次中以连贯表演的方式同步完成的电视剧。其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为素材,通过生活琐事表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和伦理道德; 人物活动局限在一定的生活场景内,主要通过对话交代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 拍摄时往往采用基地化作业,室内搭景、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切换的电视制作工艺,成本低,生活周期短。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是《渴望》。

3. 光线

【答案】光线是电影得以完成摄影画面曝光实现影像的物质基础,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光线及其造成的阴影能够突出强调被摄物的造型特点、营造具体场景的气氛效果。统一协调的光线风格还确定了整部影片的视觉基调,如亮调(高调)、中间凋(明暗调)和暗调(低调)。按照投射方向角度,光线可以分为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灯等; 按照造型作用,光线又可以分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等。

4. 《今晚八点半》

【答案】《今晚八点半》是1987年元旦开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文艺节目。旨在满足听众对音乐、戏曲、文学、曲艺等各类文艺节日的欣赏需求,同时了解文艺知识和文艺信息动态。包括音乐、文艺动态和各类文艺节日,听众点播的歌曲约占2/3。每天播出1次,每次55分钟。

二、简答题

5. 主持人有哪些角色功能?

【答案】主持人的角色功能有:

(1)信息功能

所谓主持人角色的信息功能,就是主持人作为一个信息收集者和传播者所负有的信息告知和

信息整合的功能,没有这个功能,主持人角色的其他功能也无从谈起。主持人角色的信息功能表现在:

①信息的传递上,这包括事实性信息的传递和意见性信息的传递,有时甚至其中还包括情感性信息和关系性信息。

②主持人传播中对既有信息的整合上,即主持人在传播中通过组织、串联等方式对信息进行梳理,并以富有个性的方式来传播的功能。

(2)情感功能

主持人在传播活动中具有引起受传者情感共鸣的作用,同时,主持人的这一角色功能与其人格化、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密不可分。

(3)审美功能

主持人角色的审美功能一方面是由主持人作为机构以及公众“代言人”的角色特征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主持人作为大众“明星”的身份决定的。审美,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6. 什么是现场同期声? 同期声具有哪些基本的功能?

【答案】(1)现场同期声又称“有源音响”,是指录自现实生活,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形象的客观音响,是记者在电视采访中进行现场判断、选择和记录的又一个重点。同期声主要来自人与自然,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发生碰撞以及自然自身发出的种种声响、有源的音乐等。

(2)同期声的基本功能有:

①同期声是电视画面的一部分

“声画合一”的实质是:电视画面是有声音的画面,同期声是其声源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拍摄电视画面时应该完整地记录电视画面的声、画两个构成要素。

②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

新闻现场的音响,比如农村的鸡鸣狗叫、学校的琅琅读书声、战场的枪炮轰鸣声等都是典型的环境特征的表现,同时这些音响富含信息量,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部分。

③同期声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

声音可以为电视画面的二维平面增添第一个维度,产生具体的空间感。

④同期声还是记者在现场发现和发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声音是采访现场通过刺激记者的听觉感官,引导记者注意观察某些重要因素,从而提供比较明确的新闻线索。

⑤同期声可以独立传达信息

在没有现场画面的特殊情况下,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可以独立传播信息。电视新闻中出现同期声而没有同期的画面情况,可以视作正常的电视画面的一种,这时的电视画面或是全黑或是远离主体,而主要是听觉部分的信息。

7. 如何理解艺术意蕴。

【答案】(1)艺术意蕴内涵

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2)艺术意蕴特点

①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深层面,是艺术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深度感悟,它往往透视出人性的深层内涵、社会的深刻本质,极富哲理性,更具形而上意味。

②艺术意蕴深深地隐含在艺术形象的表层意义之下,潜藏于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关系之中。意蕴的表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其深浅和隐显的程度有很大差别。

③“意蕴”有的包含在形象之中,只需细细品味便可逐渐领悟。一般说,视觉艺术多属此类。④“意蕴”有时常常隐藏在艺术形象的背后,通过一些象征、暗示、隐喻、联想、变形等曲折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这类意蕴大多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多义性、朦胧性,需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方能领悟。

⑤在某些“意蕴”比较抽象、笼统的艺术中,意蕴的领悟更显得自由灵活,无所定向,它们同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关系更加密切。像无标题音乐、现代派绘画、情绪性舞蹈、象征性建筑等。

(3)艺术意蕴解读

艺术意蕴的独特内涵使得它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面对一部艺术作品,人们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时代、人性、时空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解释,见仁见智。而且这种解说只是向其靠近,难以清楚地言说,确实也是难以尽说的。

8. 请分析互联网给影视传播带来的影响。

【答案】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的强大支撑和背后推手,对产业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视频网站的兴起,对传统的影视传播方式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当然,互联网的就像一把双刃剑,其给影视传播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变了传统的观影、观剧模式:长期以来,在影院看电影成为电影观众欣赏电影的唯一的娱乐方式,电视机也是播放电视节目的唯一载体。但互联网兴起之后,视频网站的大量涌现可以让观众随时随地看电影、看电视节目,不必再局限于影院和家庭等固定场所。

(2)改变了电影的融资模式:从这几年阿里影业、华策爱奇艺影视公司等由互联网三巨头BAT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投资的影视公司制作的作品来看,互联网的加入为这些影视公司提供了雄厚的资金,解决了目前影视制作资金不足、粗制滥造的问题,也加快了这些影视公司上市的步伐,保证了影视剧制作水平和数量的稳定。

(3)改变了售票模式:互联网兴起之后,影院售票模式由人工变为网络售票,大量售票网站兴起,如猫眼电影、格瓦拉等售票网站为观众提供了便利,同时可以同步为影片的上映热度打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的观影意愿。

(4)互联网兴起之后,“IP ”“互联网+”成为热门词汇,大量由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剧改编的影视作品被制作出来。这些作品的风格也趋于娱乐化、游戏化,缺乏深度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