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今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把学会合作列为21世纪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合作学习也成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新一轮课改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打破传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状。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进行了很多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但是,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被充分的发挥出来。本文主要阐述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体会。在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考察合作学习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了解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确立方向。在探寻实施策略中,以汉中中学和周边学校的部分高中政治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法,从实施合作学习的现状入手,调查分析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中的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进而提出在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时效性的策略:课前准备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教学评价策略。通过在汉中中学部分班级的实施发现,该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力;满足学生“表现欲”和“归属感”;优化竞争意识,实现教学科学评价等。但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其局限性: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在操作中,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有时比教会他们学习需付出更多努力;合作学习使用范围的相对性——班级规模较大的班级、某些教学内容并不一定适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人通过实践研究的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还很不深入,很不全面,有很多问题,如:合作学习如何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策略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重视小组的合作成果等问题;如何在合作学习中取得社会尤其是家长的认同、帮助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