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824现代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述题
1. 为什么要实行自主创新?
【答案】(1)自主创新及作用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一国可以通过引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科技力量,但是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没有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无法成为经济强国,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成不了贸易强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主要措施
①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大力推进集成创新,促进重要产业跨越发展; 努力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②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中心,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突出重点,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发展战略高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带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要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生物等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的转变。
③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
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保证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十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使其更具活力。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形成符合区域资源和产业特色要求的科技布局。
④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首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的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鼓励自主创新至关重要。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完善法律和加强执法,扩大宣传教育,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形成激发创新热情、鼓励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和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引进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推进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加强对自主创新的统筹协调。最后,要建立有利十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
⑤把自主创新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当前,要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⑥必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⑦必须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必须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要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 简述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答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之和,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表现在:
(1)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
①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因为从生产价格的构成来看,生产成本是由耗费的资本构成的,平均利润也是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得的利润,所以它只是同耗费的资本和预付资本相联系。
②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产品的生产价格正好同价值相等。
(2)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为:
①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
②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
③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 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3.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
【答案】(1)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起点,首先与简单协作相关。在简单协作的场合,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过程,对生产力的促进起着重大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分工协作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进一步发挥了协作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当分工协作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得以确立。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厂一开始就要求较大的批量生产和分销,要求较大的资本的集中,单个资本的企业或业主制必然发展到以联合资本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形式。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主义企业是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或劳动力的自山买卖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一方面,劳动力获得了人身自由,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能力,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另一方面,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广泛分离,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劳动者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②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作为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拥有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指挥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是资本所有权中派生出现的,是资本的属性和职能。作为被资本家购买的特殊商品,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劳动,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