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计算题

1. 市场上黄瓜价格P x =3元,西红柿价格P r =4元,张三的收入为50元,其效用函数为U (X.Y )=(X 2+Y2)的平方根。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张三的最大效用;

(2)作出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图,分析张三的最优消费组合,与(1)对比,说明其有何区别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由题意得预算约束方程为3X+4Y=50。

由效用函数边际替代率:

,

得。

去求

可见边际替代率是随着X 的增加而增加的,所以不能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效用最大化时的消费组合(最大化的二阶条件不满足)。

此时效用最大化的点只能在预算线上的两个端点处获得,在点一个点

的效用为

,因此张三的最大效用是

的效用为

,在另外

(2)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无差异曲线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一条条圆弧,而预算线是一条直线,一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于b 点,而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交于a 点,b 点是张三效用最小化的那一点,而a 点是张三效用最大化的那一点,不难算出张三的最优组合为果一致。

,这和(1)的结

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

2. 某包装公司粘贴信封的数量为试求:

,L 为每小时雇用人数,该行业为完全竞争市场。

(1)若每只信封的市价为0.01元,在竞争性工资分别为10元、5元和2元时该公司雇用的工人数量,并据此画出劳动的需求曲线。

(2)若公司支付的小时工资为10元,当信封价格分别为粘贴量,并据此画出信封的供给曲线。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决策原则为:

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边际产量信封价格

,因而生产要素的决策原则变为

。 。

元、

元和

元时的信封

因此,当w 1=10时,当当

时,L 2=100 时,L 3=625

劳动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图 劳动需求曲线

(2

)生产要素决策原则为小时工资

因此,当P 1=0.1时,L 1=2500; P 2=0.05时,L 2=625; P 3=0.02时,L 3=100。 根据生产要素决策原则,可得

; P 3=0.02时,

,因此,当P 1=0.1时,

。信封供给曲线如图所示。

; P 2=0.05时

, 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边际产量

,

, 因此生产要素决策原则变为

图信封的供给曲线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

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答案】由已知可得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故要实现短期均衡,则令

,即有:

解得:Q=20(负值舍去)。

均衡价格P=150-3.25Q=150-65=85。故该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20,均衡价格为85.

4. 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50-2P,供给函数为Q=-25+3P。

(1)求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2)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5元的销售税,则买者与卖者各自承担了多少税额? 【答案】(1)联立求解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即:

50-2P=-25+3P

可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15,Q=20。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和供给价格弹性公式,代入有关参数可得:

(2)消费者的税收转嫁因子为:2.25/(2.25+1.5)=0.6,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5元销售税,则消费者承担税额为5×0.6=3(元/每单位):生产者承担税额为5-3=2(元/每单位)。

,反需求函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