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81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行政执行的根本保证是( )。
A. 人事安排
B. 计划
C. 思想动员
D. 权威
【答案】D
2. 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表现为(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代表大会
C.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 各地政府
【答案】C
3. 办公室的日常性工作又称( )。
A. 综合协调工作
B. 辅助决策工作
C. 程序化工作
D. 领导者临时交办的工作
【答案】C
4. 隋唐开始实行的( )标志着我国人事选拔考试制度的成熟。
A. 科举制
B. 征辟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答案】A
5. 我国行政决策的方式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全体一致
C. 首长负责制
D. 过半数规则
【答案】A
6. 国家公务员因为工作的需要或者其他的正当理由而在行政机关内部平级调动称为( )。
A. 转任
B. 调任
C. 轮换
D. 挂职锻炼
【答案】A
【解析】转任是指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的变化; 调任是指公务员与公务员队伍以外的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的交流; 轮换是指在同一政府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任职; 挂职锻炼是指机关对所属公务员实行的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二、概念题
7. 办公室管理
【答案】办公室管理是行政流程的综合性管理,有较强的协调性、中枢性和业务性。办公室管理即依据办公室内在活动机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综合运用办公室中的人力资源,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四个要素:①明确的组织目标; ②服从自己目标的运转方式; ③管理人员; ④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
8. 绩效导入
【答案】绩效导入就是进行绩效培训,为能保证绩效的持续改进,必须通过培养使管理者和员工具备相应的额能力。绩效导入一方面可以增进管理者和员工就绩效管理的了解,尽可能减少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和由此造成的不良绩效; 另一方面可以让管理者和员工掌握绩效管理的操作技能,例如如何设定绩效指标、如何评分、如何进行绩效沟通等,保证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绩效培训时,组织应根据员下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流程。
9. 集体领导
【答案】集体领导是集体决策、共同负责的制度,即对重大问题,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做出决策和决定,一经诀定,必须共同遵守。实行集体领导,对重大问题表决时,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必须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和集体决定。在集体领导中,行政首长必须正确地使用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定权,应当在集体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或否定,而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行政领导集团内各个成员要分清职责,根据各自职责
和工作任务,分工合作,不能互相推诿。
10.行政协调
【答案】协调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而把各自行动互相配合。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协调不是在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两极做选择,而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以实现关系的和谐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如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平衡、履行社会职能与自身有效管理的平衡、专业化分工与全局管理的平衡、职权责的平衡等。行政协调的方法有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协调方法、对经济、社会和思想的协调方法。其特点包括:广泛性、目的性、层次性、权威性、灵活性和相对性。
11.民主集中制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度。民主制是指在国家生活中,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权以不同的合法方式积极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律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集中制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合理集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建立全党和全国正常秩序、实现管理意志统一、行动一致的基本保证。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12.行政领导艺术
【答案】行政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个性化、艺术化的体现,是领导者在工作中结合普遍经验和个人体会形成的,它属于领导方法中创造性、随机性、权变性较强的部分。领导艺术对行政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它本身所具有的超规范和非模式化途径达到的,是通过领导对偶发性的特殊情况的艺术化处理而获得的,是将个人经验与科学规则有机结合为领导方法而达成的。
三、简答题
13.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答案】(1)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概念
首长负责制指的是最高决策权掌握在一人手中,由于行政领导是一种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活动,因此行政部门一般采取首长负责制的领导方式。它主要包含以下三重规定性:①行政首长对于本单位、本部门乃至本层级的领导和决策具有最高的领导权和最终的决策权; ②个人负责制建立在一定的民主讨论基础之上,它要受制于各种民主化的规则; ③首长负责制的运作是以分工负责的方式展开的。
(2)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确立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在1982年以前一直是委员会制。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