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F015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论点
【答案】论点是指一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观点和思想。它表明作者对所要评论的客观对象的一种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它表达了作者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创造观。一般而言,一篇评论有一个论点,其他的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论述的。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统率着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论理和文字,它决定着一篇评论的生命力,事关重大。
2. 传媒核心竞争力
【答案】传媒核心竞争力是传媒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内化于组织中的独特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它能动态、有效地调动传媒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并使其协调运行,从而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提升受众认知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使传媒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传媒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处理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指向,是提升受众的认知价值,通过更好地向受众提供新闻产品来获得受众认可,通过受众的认可达到最大传媒效能,通过传媒效能的发挥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
3. 对话体评论
【答案】对话体评论是指将对话主体(本报评论员)与对话客体之间,对某一(些)问题或某种(些)现象的评论,如实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即予以发表的一种评论体裁。对话体评论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对话形式来将评论融于其中的,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讨论的话题,二是谁来参加讨论。
4. 评论立意
【答案】评论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新闻评论的刻意求新,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5. 网络新闻评论
【答案】网络新闻评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网络新闻评论分为专家评论、编辑评论和网民评论,最具互联网特征的是网民的交互性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体现了网
民的基本需求:①“交流性’夕,互联网提供一个网民交流的公共场所,大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网络媒介汇集、交换和传播。②“参与性”,网民通过网络传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网络新闻评论处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网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旗帜鲜明、尖锐泼辣; 交互性强,穿透力大;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6. 新记《大公报》
【答案】《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弯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弯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力一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7. 系列评论
【答案】系列评论是指针对某一重大问题和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在三篇以上。系列评论所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很难说清楚、说完整,需要将重要的问题分割开来,一篇一篇地辨析和阐释。系列评论一般来说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小题目来做,各篇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8. 财经评论
【答案】财经评论是有关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决策最新事实和情况的有关评论。财经评论的概念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登场,因而从一开始就十分敏感于市场变迁。它着眼于市场经济中各种主体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的关系和博弈,重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趋势判断,力图为受众展示方方面面的联系。通过发表评论,促使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9. 座谈式评论
【答案】座谈式评论是主持人(或记者)邀请有关方面的政府官员、专家权威或各方面代表人士,在演播室就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和进行探讨的谈话体节目。这些意见往往相互启发、补充,对论题的探讨也往往较为全面和深入,谈话具有较为明显的交流感与互动作用。
10.以理说事
【答案】以理说事,是指先针对社会出现的一般现象进行理论的阐述,接着以事例或数据对所论之理进行印证。这个理要说清楚,它可以是独立的,不依赖其他的东西而存在。我们所列事
实是对它的补充,能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它的认识。此刻的事实一定要为主题服务,还要符合评论所阐述理论的要求。不能道理上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事实反映的又是一个意思甚至是相反的意思。
二、简答题
11.按语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写作要求有何不同?
【答案】根据编者按在新闻报道中的不同位置,可将其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具体要求如下:
(1)文前按语
又称题下按语,是最常用的形式。居于文章或报道之前,常以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版。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地位最为重要,编排位置最突出、显著。
(2)文中按语
与新闻报道或文章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它的特点在于直接插入文中,标上括号,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的后面,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直截了当,灵活醒目,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3)编后
又称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辑后记、编余等,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章的一点联想和发挥。它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特别适用于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的说明。
12.试从当地公开出版的党报上,找出反映同一题材和主题而分别采用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三种不同体裁的例子。
【答案】示例:关于哥本哈根会议。
(一)新闻报道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12月18日报道1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参加气候大会领导人会议,奥巴马称无论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如何美国将会继续挑战环境变化,将会履行责任。但是在他的发言中没有对二氧化碳减排做出新的承诺。
奥巴马还指出,唯有在协议中加入如何衡量签署国是否履行协议的标准,气候协议才是切实有效的。
中国总理温家宝当天在会上发言指出,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仍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中国会以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的诺言。
温家宝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必须加倍珍惜、巩固其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
(二)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