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工作述评
【答案】述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由于记者的活动范围广,所以述评的选题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样就可以及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评述,增强评论的时效性和群众性。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仅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必要的信息,在他们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新闻媒介或记者的看法和主张。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辨明是非和方向。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的问题,更是如此。
2. 音响评论
【答案】音响评论是指兼用实况音响、背景音响和解说及论述性语言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其中,实况音响一般是指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音响; 背景音响,是指为说明主题、服务于内容而收集和运用的资料性音响。以上音响只要具备真实、清晰、典型等基本素质,并能与解说或论述性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都可以成为表达内容的手段和说明论点的依据。
3. 新闻评论的选题
【答案】新闻评论的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换言之,择定就事论理的“事’,,有的放矢的“的”,也包括有感而发的“感”。评论的论题往往是主题的概括。好的评论选题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①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②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③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4.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 特约评论员文章
【答案】评论员文章前面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特约评论员文章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间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
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也称“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6. 本报评论员文章
【答案】本报评论员文章是指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它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7.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答案】新闻宣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8. 网络新闻评论、网络评论
【答案】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和传统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的优势明显。首先是传播主体的广泛性,充分体现它的草根性和民主性。它是来自人民、为人民的草根评论,广大受众是以主动而非被动的姿态,共享评论的发布、传播、交流的过程,成为评论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己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新闻评论的体裁和样式。
9. 新闻述评
【答案】新闻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述评新闻,简称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它主要由媒体记者采写,一般都是抓住当前形势和工作发展中某一重要的或转折的时刻,或针对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巫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势,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前进方向,给读者以启迪和引导,现实性和指导性都很强。
10.栏目宗旨定位
【答案】栏目宗旨定位即栏目方针定位,是指广播电台在总的编辑方针的指导下为具体的栏目制定的编辑方针。一个栏目的宗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所以,栏目宗旨定位是广播评论栏目策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简答题
11.简述立意的过程。
【答案】立意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由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①人们的思维都是由对一定的具体事物和过程的接触,从而形成一定的感觉、体验和认识的。新闻评论的立意,一般而言离不开新闻事实。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必须首先要掌握所评论的事实,其次是对掌握的事实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推理。
②评论写作需要感情,但是,这里需要更多的是对已经掌握的感性材料的判断、分析和推理。只有完成了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才可能产生好的立意,也才可能写出有见地的新闻评论来。
(2)由个别事实到一般概念
①新闻报道是对某一个具体事实的描述或对一些具体事实描述的综合。这些都是对新闻报道的一般要求。新闻评论离不开新闻事实,这是它赖以生存的前提。
②新闻评论不是对某一个具体事实的总结和评点,它需要在对一个或一些具体事实进行高度概括后,提炼出对这一类事物的判断和推理。
③新闻评论的立意,要以事实为基础,同时又要跳出对具体事实的依赖,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这是评论立意的基本规律。
④在立意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点:不能就事论事,继续重复事实,没有给人以更深刻的道理; 不能完全离开事实,使所进行的推理与本事实毫无关系。
(3)由隐性蕴藏到显性公开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有形意见的表达,它是将要说的道理直接表达出来。新闻评论必须将作者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完整而有条理地阐述清楚。一篇评论要让读者去揣摩、去猜测(有时还可能产生歧义),这至少不是一篇好评论。
12.怎么理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夕、“辞达而理举”的古训?
【答案】(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辞达而理举”的古训是指文章要文笔生动优美,既有高屋建领、气势磅礴的雄劲,又有行云流水、议论风生的韵致。阐述真理必须严肃,用语必须质朴、庄重,但质朴并不排斥优美,庄重也不拒绝活泼。真正有生命力的理论,其内容应丰富而有独创性,其形式也应生动活泼。这样传播真理才能使人“敬而爱之”、“信而悦之”。
(2)就新闻评论而言,要使之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除要有新思想、新观点外,还必须在改进写作方法、提高引导艺术上下功夫,在增强新闻评论的文采上见实效。新闻评论要讲究文采飘逸,通俗形象,从谋篇、立论、设喻、遣词、造句,都要反复斟酌,精心写作。不能把评论的严肃性和生动性对立起来,将评论写得干巴巴,索然无味。
13.立意贵在求新,其内涵是什么?
【答案】立意贵在“站得高’,,“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立意求新的内涵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1)论题要有新思想
写新闻评论的目的是“立言”,就是要讲出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做到“言近旨远”,这是新闻评论的灵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