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传媒学院)新闻评论(同等学力加试)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评论立意

【答案】评论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新闻评论的刻意求新,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2. 工作述评

【答案】述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由于记者的活动范围广,所以述评的选题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样就可以及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评述,增强评论的时效性和群众性。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仅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必要的信息,在他们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新闻媒介或记者的看法和主张。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辨明是非和方向。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的问题,更是如此。

3. 栏目宗旨定位

【答案】栏目宗旨定位即栏目方针定位,是指广播电台在总的编辑方针的指导下为具体的栏目制定的编辑方针。一个栏目的宗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所以,栏目宗旨定位是广播评论栏目策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4. 录音评论

【答案】录音评论是以实况音响为论据的各种广播评论的总称。伴随客观事物发生的实况音响,只要具备证明或说明论点的素质,都可能成为广播评论的论据。其中用于表现事实的音响,属于事实性论据; 用于表达采访对象对于事物看法的音响,属于观念性(理论性)论据。不过音响通常只是论据的一部分,只有与评论主体的解说或说明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完整的论据。采制录音评论,要求根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需要,精心选择、剪裁音响,使之成为整个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 恰当处理与论述语言的关系,既保持论据的完整性,又使它与论点桦卯相应。同时严格划清论点与论据的界限,防止把采访对象表达自己的看法的录音讲话,与表达电台或作者的立场、观点的论点混同起来。

5. 网络新闻评论、网络评论

【答案】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

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和传统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的优势明显。首先是传播主体的广泛性,充分体现它的草根性和民主性。它是来自人民、为人民的草根评论,广大受众是以主动而非被动的姿态,共享评论的发布、传播、交流的过程,成为评论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己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新闻评论的体裁和样式。

6.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g 嗦。

7. 新闻述评

【答案】新闻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述评新闻,简称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它主要由媒体记者采写,一般都是抓住当前形势和工作发展中某一重要的或转折的时刻,或针对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巫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势,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前进方向,给读者以启迪和引导,现实性和指导性都很强。

8. 文中按语

【答案】文中按语,是指与新闻报道或文章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它的特点在于直接插入文中,标上括号,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的后面,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直截了当,灵活醒目,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9. 论辩型社论

【答案】论辩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它的任务,对外,揭露、批驳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和行径,及其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尤其是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或别国内政,以破坏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图谋和谬说; 对内,则是对重大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极左思潮进行批驳,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动思潮进行揭露和批驳,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揭露、辨正和批驳,旨在扶正祛邪,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引导舆论。

10.口头评论

【答案】日头评论是指由评论员、记者自己播讲的评论。就传播方式讲,广播评论都是日头播讲的,但是由于播讲的主体不同,存在由播音员播诵和直接由本台评论员、记者自己播讲两种

播出方式,人们习惯上称后者为“口头评论”。

二、简答题

11.简述策划网络评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答案】策划网络评论要注意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理性不足、偏激浮躁

①评论讲究要有独到的见解、严密的逻辑,因而需要写作者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并尽可能掌握充分的信息。但由于网络时评的“低门槛”,参与时评写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难免有些“七嘴八舌”,加上来稿多、网络编辑工作量大,质量要求有松无紧。

②网络的虚幻性和自由性使得人们在网上的言论有时可以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加上互联网管理的不严、把关人的医乏,也为一些虚假言论、不负责任甚至是错误言论的横行提供了便利,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而要提倡理性、戒骄戒躁,这样,时评才能获得发展。

(2)贪快求多、疯狂转载

①社会现代化的快节奏影响到媒介,使得“速食时代”出现一一从新闻快采、快写发展到评论要讲求表达效率。

②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类媒体都以张扬的态度对待时评,时评版越开越多,稿酬越开越高。在名利的双重刺激下,贪多求快,片面追求数量成为时评的最大缺漏。

③为方便网友、读者,各媒体都转载其他媒体的时评。打击了人们对时评的关注。对时评写手而言,大多数J 清况下转载是没有经过本人同意的,属于侵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时评作者的积极性。

(3)网上交流的不确定性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上网人数的增长率仍很快,上网的人数还没有稳定下来。具体而言,一个网民在与其他人进行讨论时,会不断有陌生人插进来,这些人不知道他曾经说过什么,因而产生相互交流的困难。发言人为尽量保证自己的话不被误读,必须尽量避免修辞,尽量简洁; 这样又可能误解对方的意思,造成新的交流的困难。

(4)网民言论的不负责性

网民参与网上言论的方式是模拟的,类似游戏。若讨论出现问题,受到冲击的只是一个虚拟的名字,而不会影响到本人,因此,不存在网民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的问题。另外,网民发言的成本极其低廉,完成效率高,这使网民不需要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话语。所以在网上常有情绪化、发牢骚的言论出现。对此,需要正确认识,积极引导。

12.新闻评论工作要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有哪些基本做法?

【答案】要坚持新闻评论工作的党性原则,就必须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贯彻这一方针,一般可采取三个“结合”和组织集体写作的办法。

(1)三个“结合”

①上下结合,也就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