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及答案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体制
【答案】新闻体制即新闻传播体制,又称媒介制度,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等。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新闻体制的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新闻体制的实质就是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新闻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人事制度问题等,在这些具体的体制内容中,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新闻体制的核心,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基本上包括:①私营媒介一一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股份制),以美国最具代表性; ②公营媒介一一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广播联盟为代; ③国营媒介一一除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介都属国营外,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一批国营的新闻媒介,其中以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电视一台、二台、三台,以及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最具代表性。
2. 两级传播
【答案】两级传播是指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舆论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舆论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由“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两级传播过程。两级传播理论是最早经学术研究而产生的有关传播效果的理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流行的“枪弹论”的想象,并启发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引发了更多的相关研究,如传播的社群影响及人际环境、多级传播、有限效果、创新与扩散等。
3. 戈公振
【答案】戈公振是一位有革新思想的新闻下作者,也是一位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他的《中国报学史》一书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该书写于1925年至1926年,192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曾多次再版,日本人小野保增译为日文,书名改为《支那新闻学史》,于1943年在东京出版。全书共6章,第1章绪论,阐述报学史的定名、报纸的定义以及本书编辑方法。第2章至第6章,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状等阶段,全面、系统地评介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