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大学法学院F1905公共管理综合(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纯公共物品

【答案】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纯公共物品具有四个特性:

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自动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二、简答题

2. 结合一致同意规则的利弊,评价威克塞尔和林达尔的公共产品提供理论。

【答案】(1)一致同意规则的利弊

利:由一致同意规则得出的集体行动方案,是帕累托最优方案; 一致同意规则下,所有参与者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 一致同意规则可以避免“搭便车”问题的出现。

弊:一致同意规则实施的交易成本较高,实施起来相当困难。

(2)威克塞尔和林达尔的公共产品提供理论

①威克塞尔和林达尔模型表明,个体对共享资源要支付(以税收形式,作为公共物品生产的投入)多少、公共物品产出来给大家享用多少,如果以市场交易为参照原则,那么就能达到市场交易的“效率”状态—体现的效率符合帕累托效率条件。这一点与一致同意规则是一样的。

②林达尔均衡的达到与一致同意原则一样,需要模型中各方不隐瞒自己的效用,不进行负和博弈,于是交易成本非常的高,而且均衡难以达到。

③林达尔均衡是依据消费者个人对公共物品或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信息商品进行评判而定价的,这就不可避兔地会出现有的消费者少付费,甚至不付费的情况(搭便车),这一点与一致同意原则是不一样的。

3. 结合现实,说明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是否合理。

【答案】(1)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呈现出增长态势

①判断行政支出规模是否合理,牵涉到许多因素,如经济总量、经济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的设置方式、行政效率等。

②中国的经济总量基数较大,经济增长水平高,财政收支规模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过多的行政支出是合理的。

③层层审批程序使政府机构设置臃肿,人员增加,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而行政经费开支庞大也带来了行政效益的降低。

(2)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并非最合理的规模

行政支出合理与否,还与政府支出效率的高低有关。政府机构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改变行政方式,优化人员结构和资源配置,能够促进政府支出效率的提高。

4. 你所在的城市,出租车行业是如何管理的? 该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和“寻租”有关吗?

【答案】我所在的城市,出租车行业近似垄断。本市出租车由政府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负责选定和采购,出租车公司在车型选择和价格方面基本没有自主权。市客管处虽然不直接否定个体司机可以自行买车,却在买车的环节上设下了障碍,禁止4S 店向司机售车,出租车司机被强制以高价购车,这就可能导致所购得的出租车是劣质车,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这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

上述现象的存在,是由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选定、采购出租车的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即有寻租活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为了扶持本地车企,或是为了获得额外收益,与部分本市车企达成协议,结成利益集团,指定由这些车企提供的车作为出租车,甚至有时免于安全检查。这样,出租车市场就由这些指定车企所垄断,外地车企想要进入出租车市场是很困难的。政府和指定车企都获得了收益,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一一出租车服务却是低效率的。

5. 为什么面对着种种非难和改革企图,个人所得税至今仍然作为主要税种存在着?

【答案】(1)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①以一定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

②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所得税制经常要选择累进税率,而且其立法普遍依据的原则是:“多得多征、少得少征、无所得不征”。这样,亏损企业和无收入的个人是不用缴纳所得税的。这点与商品税的比例征收完全不同,商品税不论纳税人是赢还是亏,只要发生市场营业行为就要纳税。正因为如此,所得税在保证财政收入上不如商品税,但其征收是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税基之上的,从而能够更好地针对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来确定税收负担,并针对纳税人的贫富程度来调剂社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不公平状态。税收的公平原则因此得到较好的体现。

(2)个人所得税,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人所得税一般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在促进经济稳定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3)个人所得税虽然可能对工作和储蓄带来消极影响,但是否真正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取决

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程度。当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时,它就没有这些消极影响。

三、论述题

6. 中国目前是否应当开征遗产税? 开征遗产税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如果开征的话,你认为起征点为多少才是合适的?

【答案】(1)中国目前应当开征遗产税

遗产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遗产税,对于健全国家的税收制度,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维护国家收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开征遗产税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促进社会公平

若不课征遗产税,则可能无法遏制财产在少数人手中集中的趋势,这将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出于社会公平考虑,需要课征遗产税。

②激励作用

遗产使继承人不劳而获,增益其财富,遗产税可能使潜在的继承人更多地工作。同时,遗产税也会为社会上的个人创造更多的平等机会。

③健全税制作用

部分财产项目难以查实或小参加货币交易,使得无论是所得税还是流转税,都无法对这部分财产和交易课税。这部分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少交的税款,在财产所有者死亡时课征的遗产税,就能够补征上来,起到健全税制的作用。

④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遗产税制规定,遗产所有者或继承人若将财产捐赠给公共团体、学校、慈善机构等,可获得免税待遇。这会鼓励财产所有者以其所有的财产贡献给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

(2)开证遗产税的条件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必要与可能开征遗产税,主要应看:人均GDP 居民储蓄水平和高收入阶层人数等经济总量指标,以及基尼系数等反映收入财富占有差距的结构指标。

经济学家分析,我国己经有一大批人进入了高收入阶层,占储蓄账户总数的20%的高收入阶层,其存款占总储蓄额的60%以上。相对保守的估计,全国资产总量在100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至少在一千万以上。因此,遗产税的开征有了雄厚的现实经济基础。此外,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国际上0.4的警戒线,社会现实表明,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确实在渐渐加大,这也对遗产税的开征提出了迫切要求。

(3)遗产税的起征点:80万元

遗产税征收的核心是起征点的确定与税率的设计。我国遗产税起征点(免税额)与税率的确定,主要应考虑国际上的税率水平、国民人均收入水平、遗产税的均富功能、财政功能及追税、追赃功能的发挥和国民可以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