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02微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斑率。

【答案】成斑率是指同一样品根据噬菌斑计算出来的效价与用电镜计算出来的效价之比。

2. Chemostat

【答案】恒化器,是一种类型的连续培养装置,通过调节限制生长的基质将微生物在次最大生长速率下进行培养。

3. 无氧呼吸。

【答案】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指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

4. 防腐。

【答案】防腐是指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抑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5. 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

【答案】自然杀伤细胞即NK 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其细胞质中有嗜天晴颗粒,且细胞较大。

6. 贫营养细菌。

【答案】贫营养细菌,又称寡营养细菌,是指生活在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的水体或土壤中的一部分细菌,它们多数是化能自养微生物和光能自养微生物为主,如硫细菌、铁细菌等

7. 典型菌种(典型培养物)。

【答案】典型菌种(典型培养物)是指经常被作为研究对象的菌种。

8.

【答案】

生物的DNA 碱基因组成特征。

值。 值简称为GC 比,是表示DNA 分子中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表示各类 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在分类学上,用G+C占全部碱基的物质的量百分数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高密度培养?如何保证好氧菌的高密度培养?

【答案】(1)高密度培养:有时也称高密度发酵,一般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2)保证好氧菌高密度培养的措施:

①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

②补料;

③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④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

10.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几种?试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答案】(1)噬菌体的效价是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2)效价的测定方法有双层平板法、单层平板法、玻片快速法、斑点实验法、液体稀释法等。

(3)效价的测定一般采用双层平板法。其主要操作步骤为: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

C 以下,并冷却到45°加有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菌体样品的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

C 下保温。一般经10余h 后即可对噬菌斑计数。 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

11.为什么微生物学比动、植物学起步晚,但却发展非常迅速?

【答案】微生物学比动、植物学起步晚,但却发展非常迅速,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

(2)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十分易于操作。

动、植物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及技术方法的限制而相对发展缓慢。微生物的广泛的应用性,能迅速地符合现代学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12.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各举例说明。

【答案】(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的四个重大障碍:

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2)克服方法及示例:

①17世纪荷兰商人列文虎克,他最早利用自制单式显微镜见到了微生物。

②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用曲颈瓶试验否定了“自生说”,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

③19世纪德国的科赫发明了用固体培养基纯化微生物和配置培养基的技术。

13.干扰素有几类?它对病毒抑制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干扰素的定义:

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2)干扰素的分类有:

干扰素即白细胞干扰素、干扰素即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干扰素即免疫干扰素或型干扰素三种。

(3)干扰素的诱导过程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总的过程为:

病毒侵染人或动物细胞后,在其中复制时可产生dsRNA (双链RNA ),并进一步诱导出干扰素RNA ,再由它转译出干扰素,同时,宿主细胞死亡。这种干扰素被分泌出来后,主要对同种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有极高的亲和性,两者结合后,可刺激该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 VP 。这些A VP 与侵染病毒的dsRNA 发生复合后,A VP 被活化。活化的A VP 可降解病毒mRNA ,从而阻止其转译出病毒蛋白,这样,病毒的増殖就受到了抑制。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细胞所产生的防御外来物质尤

其是防御“有害核酸”入侵的物质,它是与脊椎动物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分工的另一类免疫防御系统。

14.将下列微生物汉语名称翻译成拉丁文名称并牢记: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黑曲霉、破伤风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氧化硫硫杆菌、沙门氏菌属、根瘤菌属、苏云金芽孢杆菌、两叉双歧杆菌、幽门螺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菌属、霍乱弧菌、盐杆菌属、甲烷杆菌属、嗜酸热原体、灰色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粗糙脉孢霉、黄曲霉、产黄青霉、米根霉、产朊假丝酵母菌、酿酒酵母菌、脆弱拟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答案】各类微生物的拉丁文名称如下:

等。

15.如何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它有何理论与实际应用?

【答案】(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