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843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之社会保障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给付确定模式
【答案】给付确定模式是指先设定养老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需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确定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支定收”模式,维持的是短期内的横向平衡,一般没有结余。这种模式通常和现收现付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2. 互助保障
【答案】互助保障是指社会成员之间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提供物质帮助(包括经济援助与服务援助等)的一种生活保障系统。它一般由非营利性的互助组织承办,具有自愿参加、互助共济、非营利、合作制等特点。互助保障是一种在特定团体或社区内部内生的生活保障机制,它的社会化程度不如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但无疑属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自然延伸和有益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薄弱的经济实力往往无法支撑起一个全民化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互助保障在内的各种补充保障机制便很自然地具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性。
3. 社会保障法
【答案】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是指调整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既包括以基本法形式出现的社会保障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还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社会保障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4. 军人福利(military welfare)
【答案】军人福利是指由国家、社会组织与军队为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福利项目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福利工作和军队福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军人福利待遇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对于减轻军人的生活负担,激励官兵安心从事部队工作,加强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军人福利待遇项目构成有所差别。
5. 农村扶贫
【答案】农村扶贫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①广义的农村扶贫是指一切以使农村中的贫困户摆脱贫困为目的的社会救助项目,开发式扶贫两种。
②狭义的农村扶贫仅指开发式扶贫,即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劳动而摆脱贫困的社会救助项目。基本上包括救济式扶贫和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质。
6. 残补型福利
【答案】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沃伦斯基和莱博克斯提出根据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职能,将社会福利制度划分为“残补型’,和“制度型”两种类型。残补型福利指国家的社会福利机构只有在其他通常的渠道如家庭和市场不能维持时,才应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实际上主张一种针对弱势群体的有限的、基于家计调查的服务。
7. 公积金
【答案】公积金是指与福利国家模式下和传统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基金有着巨大区别的另一种社会保障基金,它产生于新加坡等国家创造的公积金制度。公积金有以下四个特色:
①以雇主与雇员自己为责任主体,通过立法强制雇主与雇员参加公积金制度,并按照规定缴纳;
②政府在收缴公积金过程中只充当一般监督角色,而由官方性质的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管理公积金;
③公积金的征缴采取完全积累模式,即雇主与雇员缴纳的公积金全部存入受保人的个人账户,逐年积累下来,到受保人退休时再行给付并用于养老等方面的开支;
④无互济性,即受保人之间、雇主之间、政府与国民之间缺乏社会保险制度所具有的互济性,每个劳动者均有自己的公积金账户并适用于本人。公积金的用途可由养老扩展到医疗、住房开支等。
8. 社会保险私有化
【答案】社会保险私有化是指现代社会保险制度面临来自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使社会保险制度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以智利、阿根廷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放弃了西欧国家那种“福利国家”模式,政府将提供退休收入的责任全部转移到职工个人身上,不再承担向退休者支付养老金的义务,或者通过给职工提供税收优惠或更高的投资收益的选择让职工主动建立个人帐户从而逐步减少向退休者支付养老金的义务。这种新的模式被称为社会保险私有化。
二、简答题
9. 军人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军人社会保障的特征包括:
(1)保障对象的特定性
各项社会保障都有保障对象,即享受保障的人员。军人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受尊敬且有光荣身份的群体。
(2)保障待遇的从优性
军人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高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水平,这是由军人的特殊劳动和对社会做出的特殊贡献决定的。在同等条件下,军人社会保障的水平应在一般社会成员的水平之上,军人的生活水平应稍高于当时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3)保障体制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军人社会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军人社会保障事务。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均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比较完善的服务网络,实行的是国家、社会、群众相结合以及军队和地方分工负责的体制。现行军人社会保障体制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管理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须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化运行机制,而军人社会保障体制的构建仍需相对集中,不宜过于分散。
10.如何理解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与分配中的作用?
【答案】(1)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中的作用
①在军人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军人不缴纳任何费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通常由国家财政预算列支。这种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来源单一,国家承担一切保障项目,负担过重,致使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②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军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军人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国家负担单一模式向政府、军队和个人筹集模式过渡提供了制度条件。尽管有些国家的军人保险基金筹集还是以政府负担为主,但也开始利用商业保险资源来分担军人社会保障风险。
③为扩大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使军人社会保障基金更具可靠性、稳定性,一些国家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不再单纯依赖国家拨款,而是通过多渠道筹集基金。
总之,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调剂安排和个人缴纳,另外,还可以通过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收益和各方面的捐助取得。至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安排和个人缴纳的比例,根据保障项目、险种类别、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国家和个人的承受能力而定。
(2)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中的作用
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是指按照军人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条件、标准和方式,由军队后勤财务部门将基金支付给特定对象,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处理好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中的各种分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要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尽量避免军人社会保障基金分配使用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②公平原则
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公平原则是指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调节军人的收入分配,使之公正、合理,力求以最小的代价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