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658公共管理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工伤保险应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

【答案】工伤保险应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的原因在于:

(1)工伤保险应实行差别费率的原因

实行差别费率的依据在于:各个企业、行业,生产操作要求不同,环境不同,地理布局不同,机器设备新旧不等,工人熟练程度和经验不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频率各不相同,如矿山采掘、建筑业、冶炼等行业,工伤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其缴纳保险费率的档次就相对较高,反之则低。

(2)工伤保险应实行浮动费率的原因

实行浮动费率制度的依据在于:

①要使得工伤保险费率经常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之中,调整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的指标通常有工伤事故发生频率、职业病发生频率、负伤严重率、千人死亡率及工伤保险费用支付率等的增减变化;

②浮动费率机制贯彻“奖罚”分明的原则,把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结合起来,使之良性互动。

2. 美国和英国同属经济发达国家,为什么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答案】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社会保险模式,到现在都没有为其国民建立其医疗保险制度,而英国则是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社会的国家,两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看来是差别巨大大。原因在于影响社会保障的因素是多样的,并非只有经济因素。英国和美国同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只是说明了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样强大,但是不能忽略政治、社会以及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且社会保障不同发展阶段起主导性的作用的因素并不一样。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及发展状态的最重要的国素:

(1)经济因素

它毫无疑问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任何社会保障制度或措施都离不开相应的经济基础。

(2)社会因素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因为任何社会保障实践活动,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且需要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才能得到解决为前提的。

(3)道德伦理因素

它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时至今日,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

(4)政治因素

它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开始的。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因素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因素。

(5)历史文化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亦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相应的影响,而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同样会对一国社会保障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

可见,英国和美国虽然同属于发达国家,但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差别,是因为即使是两国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或都奉行资本主义制度或都具有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亦可能存在着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道德及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客观上均对社会保障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3. 试分析一个政党(国内外均可)的社会保障政策主张。

【答案】政党政治通过议会或控制政府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政策,其对社会保障的看法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美国有两大政党之一的民主党人认为,社会成员的生活困境是社会环境欠佳或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政府应当努力改善环境、提供机会,同时负起照顾人民生活的责任,故设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全必要的; 而且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兴起,政府还应该不断改善社会服务来配合人民的需要。

在民主党执政时或在民主党主政的州或市,还可以看出他们较为重视少数民族和穷人的利益,能够体恤他们的需要并常常为少数民族提供就业机会。克林顿作为民主党推举出来的总统,1992年在竞选中许诺他上台后让“每个美国人都能享受医疗保健”,同期民主党通过的政纲亦提出了平民福利法案,但克林顿上任后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迫使他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向共和党人作出妥协,以致他的福利改革遭到严重挫折; 小布什上台后,减税与削减社会福利成为他推动的改革目标,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更是提出要控制公共养老金计划而为每个美国人建立个人账户,这一动议无疑遭到了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

4. 试比较社会保险征税模式与征费模式。

【答案】(1)征税模式

税收是国家财政基本的、稳定的来源,其特点是标准统一、强制征收、统收统用。通过征税方式形成社会保障基金,是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官场做法。一方面,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必然来自于税收(少数情形下,国家也可以通过发行特种债券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另一方面,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国家(尤其是福利国家)也采取征税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因此,征税方式是社会保障最为重要的筹资方式之一。

征税方式的优点在于强制性强,负担公平,有利于提升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不足之处在于税收形成财政资金后只能通过年度预算来安排,且通常以年度收支平衡为基本目标,导致事实上无法积累社会保障基金,进而无法抗拒周期性的社会保障风险,如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导致大批

工人失业,或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等情况,均可能因缺乏社会保障基金积累而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冲击。

(2)征费模式

征费方式一般限于社会保险,但因社会保险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收支规模甚至占到一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收支规模的80%以上,从而使这种筹资方是与征税方式几乎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征费方式的特点是在强制征收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既可以采取类别费率,也可以采取综合费率; 既可以混合筹集,也可以分项筹集。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通常在国家税务系统之外设立单独的系统来承担。

5. 试分析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答案】(1)补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目标一致

①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方式,因为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收入和向雇主与劳动者个人征收的社会保险费等; 社会保障又按照各个项目的规范将这笔资金分配给受保障者,使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并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延续性。

②社会保障既受整个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又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生存权和发展权成为社会成员最基本的权利,作为社会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的分配目标无疑是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最终实现社会公平。由此,无论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目标都是一致的。

(2)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方式的关系

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需分配。社会保障作为一个多层次多项目的复杂分配系统,其中既有按劳分配的成分,又有按需分配的成分。社会保险的缴费通常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相关联,它实际上是按劳分配的延续,但在待遇给付时却并非完全按照缴费多少来决定,而是根据需要来确定,从而可以视为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混合; 社会救助的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它明显地体现出按需分配的原则。

(3)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层次

社会保障制度除涉及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外,实际上还有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的主要分配形式,第三次分配由于规模有限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亦很有限。

①社会保障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关系

可以概括为两点:

a.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b. 社会保障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

②社会保障与再分配的关系

社会保障作为再分配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安排,维护并实现着社会公平与正义,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各国社会保障分配规模逐渐扩大,分配水平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应付社会风险、提供国民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