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68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硕士]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答案】(1)发展任务定义

所谓发展任务,简单来讲就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①创生

“创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履行父母的职责,如生儿育女,也包括被称之为“生产力”、“创造力”的内容,如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有人认为,埃里克森的创生概念类似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

②停滞状态

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使个体获得创生,避免停滞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有助于中年人发展出与创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心的品质。

2. 简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及对梦的解释。

【答案】(1)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人的心理包含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并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作用,组织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处于大脑底层,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毫无理性,个人无法意识到却影响人的行为。

(2)冰山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大脑比作海上冰山,意识部分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前意识相当于处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随海水波动时而露出海面时而没入海下,无意识则像没入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

(3)意识与无意识: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理性的却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盲目的却又是有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

因此,无意识是占据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

(4)梦的解释:精神分析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弗洛伊德看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帮助发现病人的问题。这种看法颇有吸引力,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3. 儿童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案】儿童知觉发展主要表现在空间知觉和物体知觉的发生和发展方面。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

(1)婴幼儿时期知觉发展的特点

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新生儿已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已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到幼儿时期逐渐开始发展和完善。

(2)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特点

在大小知觉方面,小学儿童不仅能熟练地用目测和比测进行直觉判断,而且还逐渐能用推理进行判断。在形状知觉方面,在小学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形状知觉水平逐年提高,他们不仅能正确辨认几何图形,而且能正确绘制各种图形,最后还能用语言正确说明图形的特征,但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还缺乏把握。在方位知觉方面,在小学教学的影响下,儿童在方位知觉上有了较大的发展。7〜9岁儿童已能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9〜11岁儿童已能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4. 什么是测验的信度? 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信度的含义

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其实质是对测验控制误差的能力、对测验的结果准确、可靠地传达真值信息能力的量度。理论上定义为对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实方差与实得方差的比率,即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代表真分数的变异数,代表实得分数的变异数(总变异数)。常用的信度的估计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和分半信度。不同信度系数的估计方法以不同的假设和前提条件为基础,不能仅以数值来比较其信度的高低。

(2)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

①受试者方面。就单个被试而言,其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力、求胜心、做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团体被试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或太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

正信度。

②主试者方面。就施测者而言,若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被试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也会降低测量信度。

③施测情景方面。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④测验工具方面。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题目太难或太容易等都会而影响信度。

⑤施测间隔时间。以再测法或副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异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多,信度系数便越低。

5. 如何面对死亡问题?

【答案】临终者需要与他人分享感受并坦诚地讨论死亡问题,要理解临终者正在经历的一切,使你能更容易在重要时刻主动为他们提供支持。只要愿意陪伴他们,真诚地分担他们的感觉,就能帮助他们感受到死亡的尊严、承认死亡的必然性和认识到死亡的意义。

对于生者,丧亲(朋友或亲属去世)之后人们通常会感到极度地悲痛,这是生者对死者的自然且正常的反应。失去亲人使人们感到自己的脆弱或者无用,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应对丧亲之后的悲痛:

(1)承认并接受亲人已故去的事实。

(2)直接面对这一事实,不要把自己隔离起来。

(3)与朋友和亲属讨论你的感觉。

(4)不要用药物或者酒精压抑你的感觉。

(5)让悲痛自然宣泄,不要急于发泄,也不要压抑你自己。

(6)珍重对死者的回忆,但是要接受重建个人生活的需要。

6.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具体体现在哪些思维形式上?

【答案】(1)青少年的思维发展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少年期

个体的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因此,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②青年早期

个体的形象思维已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期。到高中二年级时,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因此,逻辑思维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点。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较为稳定而匀速,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则比较迅速。在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