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健康管理学院)828公共政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共政策
【答案】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该定义具体包括四层内容:
①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②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
③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④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的管理制定准则。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既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合法性。
2. 责任机制
【答案】在民主的社会中,政府组织是由大众所创立的,为了大众而设立,以及需要对大众负责。民主政治既是民意政治,法治政治,更是责任政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主制度的根本便是责任。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人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责任系统,其中政府组织行使其职权,而公民则允许政府组织如此行事,但条件是不得滥用职权以及行为能够承担责任。责任机制是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责任机制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确保途径是指宪法、法律、行政规章所明确的责任归属机制,如上级行政命令、议会的立法、法院的判决。非正式确保途径指责任的要求起源于个人伦理道德、公民偏好、政治过程等。主要的责任机制有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司法控制等。
3. 规范分析
【答案】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科学规范、道德规范、审美规范、宗教规范和法律规范等。规范分析,同样离不开价值。规范要有效,必须以相关的价值为基础。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规范的变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存在着彼此联系的四种形式,即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规范判断和命令判断。这种关系,在政策分析中处处都表现出来。
4. 第二部门
【答案】第只部门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机构,其既小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小属于市场经济部门。那此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
可划入第三部门。因此,在第三部门中,既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更接近政府机构的组织,也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私人部门中的企业组织相类似的组织,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非正式特征的组织。
第二部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服务),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②它主要由正式的组织构成,但这些组织可能是公共组织,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③它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④第三部门的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在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愿的合作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第三部门也称作“志愿部门”。
5. 阿罗不可能定理
【答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力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该定理是山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J ·阿罗提出的。“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表明在集体行动中无论采用何种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都是存在缺陷的。作为该缺陷的一个结果,所有民主方式中的投票过程都潜在地具有被操纵的可能性。
6. 政策影响
【答案】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例如,如果提供给老年人的家庭食品服务数量是政策产出的一个合适的衡量指标的话,那么老年人日平均蛋白质摄入量就是政策影响的一个衡量指标。对政策影响进行监测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目标群体不必一定是受益者。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或计划影响的个体、群体或组织,而受益者则是指政策影响对其有益的群体。
二、简答题
7. 对决策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1)政策方案价值的评估
主要是对政策方案进行价值分析,对政策目标产生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其价值所在。
(2)政策方案效果的评估
对一个政策方案将会产生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来决定该政策方案的取舍。政策效果既包括正面效果,也包括负面效果; 既有经济效果,也有社会效果; 既有物质方面的效果,也有精神方面的效果。要对产生的各种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利弊,来选择那些能产生积极、正面、预期效果的政策方案。关于政策效果预测的方法,本书将在后面以专章论述。
(3)政策方案风险的评估
不同的政策方案有着不同的风险程度,必须对各个备择方案风险的强弱程度、防范性措施的
准备程度进行预测评估,以选择出那些在类似条件下风险相对较小的方案。通过风险识别和预测去衡量风险的程度,对方案的风险成本做出科学的预测。
(4)政策方案可行性的评估
方案可行性评估又叫可行性论证,是政策方案评估、论证中最主要的任务。其内容具体包括: ①技术可行性
从技术的角度衡量公共政策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这一标准包括两层含义:
a. 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段,使政策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b.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或方法论上达成政策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
②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 某一备择方案占有和使用经济资源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
b. 实施某一政策方案所花费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比较是否划算。
政府的政策资源是有限的,任何政策方案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存在一个争取公共经济资源的问题。
③政治可行性
公共政策形成于政治舞台,必须接受政治考验。如果一项政策得不到决策者、政府官员、利益团体或者普通公众的支持,那么该项政策被采纳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使被采纳了,成功执行的可能性也很小。
④行政可行性
又称行政管理的可操作性。行政可行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假如一项政策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可行的,但在行政管理上却不能加以贯彻执行或难以贯彻执行,那么这项方案的优点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毫无用处的。行政可行性的具体标准包括:权威、制度、约定、能力、组织支持等。
在拟订方案后,必须对决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抉择最佳方案,从而形成决策。
8. 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的各自特点。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划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
(1)单一制国家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其基本特点在于:
①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②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司法、行政体系;
③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属中央掌握;
④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