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834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置信区间
【答案】虽然希望抽样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某个样本统计量能否用来估计总体参数,取决于公共管理者对抽样误差的精度要求。公共管理者可以根据样本给出一个随机范围,这个范围以某种可以接受的概率保证对参数估计的正确性,即总体参数以某种概率包含在这个范围内。这个范围被称为置信区间,可以接受的概率被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通常记
,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1-α(α为一个较小数)。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如果已知总体标准差。
为
:
位值,是均值标准误。。其中,是样本均值,
是正态分布函数在上的分被称为置信区间下限,被称为置信区间上限。
2. 责任机制
【答案】在民主的社会中,政府组织是由大众所创立的,为了大众而设立,以及需要对大众负责。民主政治既是民意政治,法治政治,更是责任政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主制度的根本便是责任。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人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责任系统,其中政府组织行使其职权,而公民则允许政府组织如此行事,但条件是不得滥用职权以及行为能够承担责任。责任机制是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责任机制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确保途径是指宪法、法律、行政规章所明确的责任归属机制,如上级行政命令、议会的立法、法院的判决。非正式确保途径指责任的要求起源于个人伦理道德、公民偏好、政治过程等。主要的责任机制有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司法控制等。
3. 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
【答案】(1)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具有下面两个特征的物品(或服务),包括的内容有:
①个人很难拥有排他性的占有和支配该物品(或服务)的权力;
②个体对该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般并不或者很少会减少其他个体消费该物品(或服务)的可能性。与之相对,私人物品则是指那些基本上不具备上述两种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上述两个特征意味着,个体很难向那些消费这些物品的其他个体收取因提供这些物品而应当获得的合
理补偿。其结果必然是降低了个体在提供这些公共物品方面的激励。这样,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对公共物品具有需求; 另一方面,在没有市场之外的其他途径参与这些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市场并不能保证这些物品一定能够被生产出来。这显然意味着效率的损失。
(2)外部效应是指存在于市场之外而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如果发生在市场之内的某种活动,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即这种活动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市场之内,但其延伸部分扩展到了不存在市场的地方,那么,这种市场之内的活动在不存在市场的地方所造成的影响就属于外部效应。具体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为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群体中所有个体的个人福利的加总。福利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从个体的角度讲,福利是指个体从消费各种私人的或公共的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幸福感。而个人福利的加总也就是社会福利。简单地讲,“加总”是指综合各个分散的个体的意见从而得到总体的意见的过程。然而,也正是这一“加总”的过程使得“社会福利”成为一个复杂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概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在“加总”的具体方法上存在巨人的争议。然而面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的不同,加总的方式势必会引起较大的争议,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权数组合(除非回到所有人的权数都相同的简单加总方式),按照这种意见所得到的社会福利标准显然不同于一视同仁式的简单加总方式。
5. 政策方案优选
【答案】政策方案优选,又称政策方案的抉择,是指决策系统对政策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之后,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理想的方案的过程。政策方案优选的标准主要包括效益、效率、充分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当性标准。
6. 系统分析
【答案】系统分析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系统分析与技术经济分析不同,其以系统的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经过一定范围内的综合分析,寻求最优的可行方案。系统分析既有局部分析,又有整体分析,突出整体性; 系统分析在技术手段与方法的运用上,强调综合性; 系统分析在对系统输入、输出、转换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研究时,注重动态性。
7. 系统思想
【答案】系统思想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
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8. 非正式评估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二、简答题
9. 简要评析集团分析模型。
【答案】(1)政治团体的分析方法是一种中观分析法,其是从政治系统的中层分析单位一一政治团体着于,向上可以分析整个政治过程,向下亦可以分析团体成员之间及团体与成员之间的利益互动。这种分析方法同时从上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打破了传统比较政治对正规结构和法律结构的研究。
(2)林德布洛姆在分析利益集团活动的必要性时指出,利益集团的活动首先可以澄清和明确表达公民的需求,为政策问题提供信息和分析。其次,利益集团的活动可以形成可行的议程。林德布洛姆认为,利益集团的活动并不是简单地把片面的或特别利益与共同的利益对立起来,而是为社会每一阶层的成员确立了共同的利益,防止了由于各个个人的利益所造成的难以对付的歧异和冲突。再次,公民可以通过利益集团对政府官员的权力进行监督。公民并不会满足于只是把即将实现的政策制定权交给官员,而且还希望将监察和影响官员的权力委托给利益集团,监督功能是利益集团的一项主要职能。最后,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政策制定中有特别的功能。当分析的问题不可能解决时,官僚组织中的利益集团活动就提供厂一种相互解决问题的方式。众多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进行决策,因为任何一个官员根据其本身的权力都不可能对问题做出最后的分析或单独地做出决定。
(3)集团分析模型的最大启示是,公共政策是利益集团之间力量均衡的结果,是政府受集团压力的综合表现。利益集团平衡的思想,对政策过程的描述是比较中肯的,同时也符合决策过程中民主和制衡的要求。
(4)集团分析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①低估了政府决策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独立和富于创造性的作用,无法解释危机时期政府的许多措施的制定。
②利益集团活动是造成巨大政治不平等的根源。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不可能行使同等的影响,在权力角逐的过程中会造成极大的政治不平等现象。
③利益集团在追求自身狭隘或片面的利益时忽视了共同的福利。由于公共政策是利益团体间斗争的产物,并反映占支配地位的利益团体的利益。随着各利益团体力量和影响的消长,公共政策将变得有利于其影响力增加的那些利益团体的利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