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长春工业大学信息传播工程学院新闻评论与写作之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特约评论员文章

【答案】评论员文章前面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特约评论员文章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间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也称“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2. 符号

【答案】符号是指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力一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包括: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③发展性。人们小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又分为有声语言符号(口语)和无声语言符号(书面语); 而非语言符号又分为动态、静态的视觉型语言符号和包括类语言及其他声音符号的听觉型非语言符号。

3. 评论立意

【答案】评论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新闻评论的刻意求新,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4. 杂文

【答案】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艺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5. 新闻评论的选题

【答案】新闻评论的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换言之,择定就事论理的“事’,,有的放矢的“的”,也包括有感而发的“感”。

评论的论题往往是主题的概括。好的评论选题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①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②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③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6. 编后话

【答案】编后话是指广播电台对播出的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新闻及时做出评介、分析、建议、倡导和号召,同时它还往往针对新闻中的观点、材料、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进行解释、答疑,以突出稿件的思想性和特殊的现实意义。编后话是从报纸的“编者按”演化而来的。编后话一般是广播新闻播出后所进行的理性分析和舆论引导。

7. 社评

【答案】社评是对当前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评沦,一般称为“社会时评”,属言论、杂文性质。它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其作者不限,可以是本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可以是社会群众。

8. 传媒核心竞争力

【答案】传媒核心竞争力是传媒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内化于组织中的独特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它能动态、有效地调动传媒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并使其协调运行,从而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提升受众认知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使传媒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传媒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处理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指向,是提升受众的认知价值,通过更好地向受众提供新闻产品来获得受众认可,通过受众的认可达到最大传媒效能,通过传媒效能的发挥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

9. 移人情

【答案】“移人情”是要以杂文切实的、意味深长的内容和生动泼辣的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在领略杂文内容的同时,能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10.新闻综述

【答案】新闻综述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它是以向读者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议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也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而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二、简答题

11.政论性按语和说明性按语有何区别?

【答案】(1)政论性按语一般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①提纲掣领、简明扼要地把新闻报道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点出来,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受众理解报道和文章发表的意图,提高阅读效果。

②联系新闻报道或文章,及时传达党和政府有关的最新指示精神,交代或重申有关问题的政策界限,有不少编者按语,原来就是党委负责同志的批示。

③满腔热情地肯定和赞扬社会生活中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严肃地批评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也需要编者按及时抓住新闻报道中的典型,代表编辑部讲话。

④借题发挥,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将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再提高一步,使读者得到更多的理性的认识,强化报道的说服力。

(2)说明性按语

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新闻报道,补充说明一些情况,交代一些背景,如作者的身份、刊载的目的等等,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和重视。

12.简述报纸新闻评论的几种基本体裁。

【答案】(1)按其主要性能分

①带有全面部署性的新闻评论

通过对全局性的问题进行发言,及时传达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指示精神,阐述党和政府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方针、政策,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指出方向和道路,交代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对各行各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②带有说理启发性的新闻评论

对党和政府在各个小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部署和重要工作,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典型和倾向性问题,主要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来启发读者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文章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这类评论常以特约评论员文章、社论、思想评论、漫谈、杂感等署名文章的形式出现。

③带有业务指导性的新闻评论

这类评论专业性较强,往往针对某条战线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使从事某一领域具体工作的干部、群众有所遵循,有所鼓舞。媒体编辑部就工业、农业、商业、文教、卫生等力一面某一具体工作进行指导的评论均属这一类。

④带有政治鼓动性的新闻评论

一般指为配合重要纪念日、重要庆典、重大活动和外交礼节性而撰写的言论。这类评论虽然带有某种应景和应酬的性质,但也可以进行一些重要问题的解释和说明,表明我国在国内国际某些问题上的态度及立场。

(2)按其评述内容分

新闻评论可以分为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以及社会问题评论等。

(3)按其作者身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