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血凝(血液凝固)
【答案】血凝又称凝血,是指血液凝固的过程。当血管受伤出血时,立即形成凝血止血。止血由血管的损伤部位收缩,血小板黏附、聚集、变态,从而形成白色血栓,然后由血液凝固系统形成纤维蛋白完成止血过程。
2. 免疫监视
【答案】免疫监视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清除体内各种突变细胞和防止持续感染。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3. 收缩压
【答案】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射血时,在心室收缩中期达到最大的动脉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收缩压
称为理想血压,
收缩压
4. 纤维蛋白溶解 或(和)舒张压称为正常血压,介于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收缩压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
【答案】纤维蛋白溶解,又称纤溶,是指血液凝固后出现的血凝块重新液化的现象。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凝血过程中生成的纤维蛋白可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5. 代谢综合征
【答案】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综合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集中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就被称为代谢综合征。如胰岛素抵抗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综合征。治疗时也是多途径考虑,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运动疗法。
6. 强度-时间曲线
【答案】强度-时间曲线是指在固定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情况下,将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各个不同的阈强度和与它们相对应的作用时间描记在直角坐标系上,所得到的一条类似于双曲线的曲线。强度-时间曲线提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细胞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7. 经前期
【答案】经前期是指女性排出的卵子没有受孕,黄体开始发生退化的时期。如果黄体期没有受精,黄体就会因为得不到相关激素的支持而停止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坏死,最
终出血脱落,进入月经期。
8. 缓冲对
【答案】缓冲对是由一种弱酸与这种弱酸的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血浆和红细胞都含有强有力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对有
:
等
的缓冲效率最高。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有
:等。在上述缓冲对中,
以血浆中
二、简答题
9. 试述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答案】人体各种生理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生物节律四种途径实现的。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感受器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中枢在脑和脊髓,能对各种刺激进行分析判断,产生反应信息,传出神经则将中枢对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信息传递至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
(2)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些器官、组织,
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的调节方式。被调节的细胞或组织称为粑细胞或靶组织。许多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就是借体液循环的通路对机体的功能进行调节的。体液调节的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一般来说,自身调节的幅度较小,也不十分灵敏,但对于生理功能的调节仍有一定意义。
(4)生物节律
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由于生物体内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变化,使生物体对内、外环境的程序性变化具有生物“预见性”,产生了更完善的适应过程。
10.同骨骼肌相比,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是什么?
【答案】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在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后,诱发肌质网释放肌收缩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
(1)自动节律性收缩
引起心肌收缩的兴奋源是心脏自身的窦房结,窦房结有节律地产生兴奋而引起心肌收缩。而骨骼肌收缩的兴奋源是运动神经中枢。
(2)对细胞外液的
联所需的浓度有明显依赖性 量比骨骼肌少,因此,心肌兴奋-收缩耦内流来补充。骨骼肌则需要依赖于细胞外液中的
浓度改变影响较小。 心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池不发达,容积很小,PC 存除终池释放外,约有因此受细胞外由于肌质网贮备有大量的(3)“全或无”同步收缩
“全或无”式收缩是指心肌由于低电阻闰盘的存在,兴奋能在细胞间迅速传递,兴奋传至心房或心室时,几乎同时遍及整个心房或心室肌细胞,从而引起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的现象。而骨骼肌产生的兴奋不能在细胞之间直接传递,其同步收缩只能通过不同运动神经元和神经末梢同时发放神经冲动来引发,由于各神经元的兴奋性高低各不相同,所以其同步收缩性较差。
(4)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发生一次兴奋后,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可达200毫秒,在有效不应期内,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再发生兴奋和收缩,因此,心脏不会产生强直收缩,从而保证了心脏的充盈与射血。而骨豁肌有效不应期仅为2毫秒左右,前后收缩可叠加使骨骼肌出现持续的强直收缩活动。
11.何谓运动处方? 其四要素是什么?
【答案】(1)运动处方的定义
运动处方是健身活动者进行身体活动的指导性条款。它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用量的处方一样,故称运动处方。
(2)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①运动形式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有氧、无氧及混合性活动。在运动处方实施中,选择运动形式的条件是:经医学检查己许可;运动强度,运动量符合本人体力;过去的运动经验与本人喜欢的项目;场地、设备器材许可;有同伴与指导者。
②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它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可根据训练时的心率、梅脱、主观感觉程度、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进行定量化。
分解消耗能量,粗肌丝横桥扭动引起细肌丝滑入,致使肌细胞缩短。但与骨骼肌收缩过程相比较,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