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灵敏素质

【答案】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人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涉及神经、感觉和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状态。

2. 生物放大效应

【答案】生物放大效应是指机体发动体液调节的作用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信息传递过程才能完成一个级联反应,这个生理反应过程时常由微量的激素开始发动,经过信息的多级传递,最终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生理反应,因此将这个多级作用过程称作生物放大系统,并将由微量激素发动而最终形成的明显生理反应称做生物放大效应或生物放大作用。

3. 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答案】缓冲体系是指由弱酸以及弱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缓冲作用是指缓冲体系具有的缓冲酸、碱和保持

缓冲。

4. 身体素质的敏感期

【答案】身体素质的敏感期是指身体素质发育的过程中,某项素质发育速度特别快的时期。评定某项身体素质敏感期的标准,是以年增长率的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年增长率大于或等于标准值的年龄阶段为敏感期,低于标准值为非敏感期。

5. 高血压前期

【答案】高血压前期是指收缩压或舒张压时的血压值。高血压前期比以往界定所认为的“血压正常高限”更有积极意义和行动取向,极大地加强了人们对疾病的

“高血压前期”防范意识,提示人们在早期就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提供给了人们一种提前干预的新理念。

6. 梅脱

【答案】梅脱是以安静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机体的耗氧量与身体活动时的能耗量成正比,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250ml ,

相对值约为

这一安静状态下的值规定为1

梅脱

第 2 页,共 23 页 相对恒定的作用。其缓冲机理如下:体内的固定酸或碱可被所有的缓冲体系缓冲,而挥发性酸(碳酸)可由磷酸盐、血浆蛋白及血红蛋白等缓冲体系例如一项活动时的吸氧量为

后折算为METs 值。

7. 个体乳酸阈 此外,还可以先用间接测定的方法来推算最大吸氧量,然

【答案】个体乳酸阈是指个体在渐增负荷中的乳酸拐点,因这一临界点的血乳酸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可在1.4~7.5mmol/L的范围变动。个体乳酸阈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高低。

8.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答案】(1)赛前状态是指在比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为四种:赛前过分激动、赛前淡漠、赛前盲目自信和赛前战斗准备状态。

(2)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为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使肺通气量、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有利于提

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

二、简答题

9. 根据儿童少年的循环机能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答案】(1)儿童少年的循环机能特点

①儿童少年的血液总量比成人少,但按体重的百分比来看,相对值则略高于成人。成人的血

量占体重的

新生儿血量约占体重的以后随年龄的増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逐渐下降,15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

②儿童少年心肌纤维较细,心脏的容积和重量均小于成人,心肌收缩力弱、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少,但相对值却大于成人,这说明儿童少年的心脏在胜任短时间的紧张的肌肉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心脏的重量随年龄逐渐増大,到青春期时心脏已达到成人水平。

③儿童心脏发育及神经调节还不够完善,而新陈代谢又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出现心脏功能性收缩期杂音较多见,占少年的

④儿童少年心脏收缩力弱,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较小,因此儿童的血压较低。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的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但一般不超过并有起伏,而舒张压在正常范围。

(2)根据儿童少年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体育教学和锻炼时应注意:

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儿童少年的心血管能承受一定量的运动,但负荷量不宜过大,一般儿童少年对强度较大且持

第 3 页,共 23 页

续时间较短的运动,如60米、100米和200米跑,各种活动性游戏,徒手操及哑铃等力量性练习,以及短距离游泳和跳水活动等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而对一些长时间紧张性运动、重量过大的力量练习及对身体消耗过大的耐力性练习等,则不宜过多采用。

②正确对待“青春期高血压”

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如经常参加运动,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以照常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量不可过大。有青春性高血压的人,进行体育活动时,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减少憋气用力练习。

10.简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答案】细胞免疫是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 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致敏T 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 细胞所释放的淋巴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细胞免疫过程有三个阶段:

感应阶段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基本类似于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的感应阶段。

增殖和分化阶段

活化的

效应阶段

激活的细胞发挥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攻击靶细胞(病原体)。一个胞在数小时内可杀伤数十个靶细胞。细胞则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参与对抗病原体感染的炎性反应。

11.如何进行平衡、灵敏、柔初的评定?

【答案】平衡、灵敏和柔韧的评定方法如下:

(1)平衡

平衡能力的评定是指按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对人体的平衡功能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与分析的过程。常用的平衡功能评定方法有:睁眼动态平衡测验;睁、闭眼静态平衡测验;金鸡独立测验;头手倒立测验;平衡仪测验。

(2)灵敏

灵敏性的评定包括传统测试方法,如立卧撑测验、侧跨步测验、象限双脚跳测验等;也包括现代的灵敏测定仪。

(3)柔初

由于人体各关节活动范围大小各异,不可能用某一项测试来评定全身的柔韧性,因此,颈、肩关节、躯干、髋关节、下肢等部位的柔韧性,必须分别进行评定。目前,对柔初性的测定分为简易测量方法(如直立体前屈测验、旋肩测验、背伸测验等)和精密测量法(如角度测量器测量法、等速测力系统测定法等)。

第 4 页,共 23 页 胞开始大量増殖,最终导致激活相应的细胞和细胞,进入效应阶段。同时,部分T 细胞分化为记忆性T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