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发育
【答案】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多细胞生物从单细胞受精卵到成体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心理、智力持续发展和运动技能不断获得和提高的过程。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2. 胸式呼吸
【答案】胸式呼吸是指肋间肌的活动使肋骨发生提降移动,胸部也随之起伏,以肋间肌的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又称肋式呼吸法。胸式呼吸主要是胸部的扩张和收缩,横膈膜的运动较小,致使呼吸多集中在肺部的上、中部进行,肺的下部由于长时间运动较小而使肺泡关闭,导致肺组织萎缩甚至纤维化。
3. 糖酵解
【答案】糖酵解是指将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A TP 和NADH+H+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 TP 的生成。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反应步骤基本都由特异的酶催化。
4. 有氧氧化系统
【答案】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是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
的过程中,
再合成和的能量系统。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首先以糖类作为有氧氧化的燃料,机体糖供应相对不足时再消耗脂肪,仅在糖及脂肪均相对不足时蛋白质才作为有氧氧化的底物。
5. 脱水
【答案】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脱水又分为被动脱水和主动脱水,被动脱水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水分丢失。主动脱水是指为了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赛前采用人工手段,如使用蒸气浴等,人为地造成机体脱水。
6. 肌紧张
【答案】肌紧张又称静态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它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处于持续而轻微的收缩状态,主要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和维持躯体姿势。发生肌紧张时的肌肉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因此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具有持久维持而不易疲劳的特点。
7. 听力残障
【答案】听力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周围环境声音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听力残障的视觉代偿较为明显,听力残障主要依靠视觉来收集外界刺激信息,其视觉注意和运动视觉都优于一般健全人,在手语和唇语等学习和交流中,这种视觉代偿有很大的发展。
8. 力量耐力
【答案】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另一途径是提高心肺的功能。力量耐力可以依赖于一定负荷的科学训练而增加。
二、简答题
9. 简述血液缓冲体系及其酸碱调节作用的原理。
【答案】血液缓冲体系分布于血浆和红细胞。血液缓冲体系及其酸碱调节作用的原理如下:
(1)血浆缓冲体系包括:
代表蛋白质)。其中,浆中主要的缓冲碱,它与保持一定比值,维持血液pH 恒定。
当固定酸进入血液时,可产生以下反应:
体系中的是血
代表固定酸,
如乳酸、 羟丁酸等。此时,酸性较强的固定酸转变为酸性较弱的碳酸,
从肺排出体外。当碱性物质如进入血液时,可产因而起到缓冲作用,而碳酸可分解为
(2)红细胞缓冲体系包括:生以下反应,使其碱性减弱,生成的过多碳酸氢钠可由肾脏排出体外。
(
结合生成大部分的代表血红蛋白),其中,血则进入红细胞,在碳酸酐酶
发
后者可被
转变成红蛋白缓冲体系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它对
从组织进入血浆后,只有少量与的催化下,与结合生成大量和生中和反应,产生
,参与再一次的发挥巨大缓冲作用。当机体代谢产生的于是红细胞内酸性增强。此时,红细胞的可在血液循环到组织部位时,释放
和HHb ,HHb 在肺部与02结合后,生成酸性较强的
运输。而在肺部,由于肺部气较低,所缓冲,于是产生了可被碳酸酐酶催化,释放出经呼吸排出体外。
10.简述有氧运动对健身的影响. 如何通过有氧运动促进健康
【答案】(1)有氧运动对健身的影响
①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脂肪在体内过多的贮存。
②耐力性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率变化,可以加强心肌力量。
③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和血液含量,提高肌肉耐力。
(2)有氧运动的技巧
①张弛有致的有氧运动
如果在半小时有氧运动中掌握好强弱节奏,那么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在高强度运动的间隔中加入平缓的恢复时间。
②骑车时单腿用力
当你在踏板车上健身时,间歇地让一条腿更用力蹬踏板可以加强运动的强度。开始时,可以先两腿一起以中等强度来蹬踏板4分钟,然后左腿着重发力,高强度蹬踏板。30秒之后,换右腿作为主要发力腿,再蹬30秒。然后,两腿一起以中速蹬4分钟,作为调整与恢复。
③喝水消耗法
运动时体内的新陈代谢速率提高,身体就会开始燃烧脂肪,这时候,人体需要大量的水分保持温度均衡,因此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是矿泉水或者白开水。
11.简述最大吸氧量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方法的异同及其生理依据。
【答案】(1)相同点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法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方法一般采用活动跑台、走和脚踏功率自行车进行测定。两种测定方法及测定仪器可相同。
(2)不同点
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的强度或量要小于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法。最大摄氧量测定法要求全身大部分肌肉群参加运动,
心率在以上的强度,对于中老年人,体弱者是不适应的。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的强度或量可因人而异。
12.根据儿童少年的循环机能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答案】(1)儿童少年的循环机能特点
①儿童少年的血液总量比成人少,但按体重的百分比来看,相对值则略高于成人。成人的血
量占体重的
新生儿血量约占体重的以后随年龄的増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逐渐下降,15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
②儿童少年心肌纤维较细,心脏的容积和重量均小于成人,心肌收缩力弱、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少,但相对值却大于成人,这说明儿童少年的心脏在胜任短时间的紧张的肌肉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心脏的重量随年龄逐渐増大,到青春期时心脏已达到成人水平。
③儿童心脏发育及神经调节还不够完善,而新陈代谢又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出现心脏功能性收缩期杂音较多见,占少年的
④儿童少年心脏收缩力弱,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较小,因此儿童的血压较低。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