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音乐学院专业理论之西方美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柏拉图“摹仿说”对西方美学的影响。

【答案】“模仿说”是柏拉图把古希腊人关于漠仿的观念提炼成了一种哲学理论,加工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学说,用以说明万事万物的存在,以及艺术活动的本质。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感性活动,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理念),甚至不能认识具体事物,只能模仿具体事物的影子,因此不能给人们提供真正的知识,不能把握真理;艺术总是模仿心灵的低贱部分也就是愔绪和感受部分,不能模仿心灵的高级部分,也就是理性部分。“摹仿说”对西方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模仿说”对现实主义文论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论是模仿说的近代形态。这种理论虽然经常使用模仿说的语言,但表达的却是一种再现理论。模仿和再现的区别在于:模仿的对象总是个别事物,再现却可以同时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模仿是一种纯粹的接受,再现则是一种能动的把握。再现论之所以是模仿说的延续,是因为它也强调艺术要真实地描绘客观现实。它对模仿说的发展则在于,指出艺术不仅能把握个别现象还能把握一般本质,因此大大地提高了艺术的真理在为诗辩护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展。

(2)“模仿说”对自然主义文论的影响

自然主义文论是现实主义的延续,同时也是“模仿说”在现代文学理论中最后的体现。它是现实主义关于艺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立场的极端化。自然主义产生的思想土壤是实证主义哲学和实验科学(尤其是实验医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美国的德莱塞、诺里斯、杰克•伦敦等。

总之,柏拉图及其“摹仿说”不但对西方美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后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艺观上,他把在哲学上提倡的理念论作为他的整个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在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他从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倡功利论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在文艺创作上,他认为灵感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可以说柏拉图的文艺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 简要介绍毕达哥拉斯学派。

【答案】(1)盛行时间:公元前六世纪。

(2)基本观点: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的。

(3)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

(4)影响

①这样把事物的一种属性(数)加以绝对化,仿佛把它看成一种先于一切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萌芽。

②这个基本观点也影响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美的看法。

(5)对于美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就是和谐

①他们首先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发见声音的质的差别都是由发音睞方面数重的差别所决定的。

②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中和谐的道理推广到建筑,雕刻等其它艺术,探求什么样的数重比例才会产生美的效果,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规范。

③这派学者还把数与和谐的原则应用于天文学的研究,因而形成所谓“诸天音乐”或“宇宙和谐”的概念,认为天上诸星体在遵照一定轨道运动之中,也产生一种和谐的音乐。

④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提出两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看法:

a. “小宇宙”类似“大宇宙”的看法。他们认为人体就像天体,都由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看。 b. 人体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的和谐的影响。

(6)毕达哥拉斯学派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和形式主义的美学, 里想对柏拉图,普洛丁的新柏拉图主义以及文艺复兴时代专心钻研形式技巧的艺术家们,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

3. 简述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

【答案】(1)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一个中心思想生发出来的

即他的美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①理念

理念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称作“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这就是艺术的内容。

②理念的内容

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

a. 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

b. 哲学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间接的,即从感性事物上升到普遍概念,它用的是抽象思维; c , 宗教介乎艺术和哲学之间,它所借以表现绝对精神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图象思维,是用既含有个别形象又含有普遍概念的东西来表现普遍真理。

③“显现”:有“现外形”和“放光辉”的意思,与“存在”对立。

(2)黑格尔的定义肯定了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统一体。

(3)影响和意义

黑格尔的这种理性与感性统一说在美学史上是带有进步性的。在这个潮流之中,黑格尔可以说是一个中流砥柱,他把理性提到艺术中的首要地位。

①抽象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虽是重要的,却不应只是以抽象的思想出现,而应化成有血有肉的感性形象,这样才能达到艺术所要求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

象。依康德,“纯粹的美”只是“直接呈现”的外在因素,即艺术的外在形式。

③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其实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 黑格尔把理性因素看作是主观方面的。这与他强调理念的客观性(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在表面上好象是互相矛盾的。但是这里舍看一个辩证的道理。就其作为客观世界的根源来说,理念是普遍的逻辑范畴,是万軎万物后面的理,所以是客观的。就其作为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的推动力来说,绝对精神即理念同时也是主观的。

b. 存在于人心中的理念(真理认识,理想,愿望)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否定它原来的片面性,才能变成统一的整体,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须经过主观与客观(即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和统一,包含艺术在内。

(4)评价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定义包括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三个基本原则,足见它有丰富的内容和高度的概括性。但是由于它的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就必然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所犯的首尾倒置的基本错误。

4. 艾特玛托夫对俄苏现实主义文学作了哪些发展?

【答案】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当代苏联文学中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抒情色彩,提出了尖锐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其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探索走向成熟(20世纪50〜60年代),清新优美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1958年发表成名作《查密莉雅》。小说写反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已婚少妇查密莉雅爱上退伍军人丹尼证尔而私奔的故事。艺术手法清新优美,使得小说别有一番情趣。《永别了,古利萨雷! 》标志看艾特玛托夫的创作已经从探索走向成熟。它更为鲜明地表现了山村的现代生活,扩大了题材范围,深入揭示了现实中的矛盾,加强了典型环境和细节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吉尔吉斯的民族典型——老牧民的形象。塔纳巴伊一生勤劳,性格耿直,不被贫穷困难的环境所吓倒,更不怕强权压迫,区委特派员的威胁也不能令他弯腰,即便被开除出党,也没失去普通劳动者的本色。由此,足见这篇小说的揭露性和批判力,作者目光的敏锐和艺术的胆识也得到了体现。

(2)第二阶段,艺术探索的新趋向(20世纪70年代),写实性与假定性手法的结合

20世纪70年代始,艾特玛托夫开始进行新的艺术探索,由现实主义向写实性与假定性两种手法相结合发展。反映这个倾向的代表作是《白轮船》。这部虛实结合、真假相伴、半是小说半是童话的作品,意在更为深刻地揭露现实。孩童的爷爷所讲长角母鹿的故事,只是“善”、“恶”观念之所寄;而土霸王阿洛斯古尔为非作歹的行径,才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花狗崖》大量运用想象、梦幻、神话等多种艺术手法,写了远东一个少数民族尼福赫人的生活。它淡化时代背景、淡化情节,写了巫师、鬼魂、恶魔、水妖、美人鱼,并将主人公死后神化。这个时期的倾向是加强主题思想的哲理性和寓意性,加强对现实的批判性,注重写实性与假定性的写作手法相结合,使作品的艺术方法显得复杂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