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之《西方美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介绍几位希腊代表学者。
【答案】(1)赫拉克利特
①地位:西方早期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观点的最大的代表。
②重要著作:《论自然》。
③基本观点
a. 他受过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但明确地走唯物主义的方向。他在自然的杂多现象里寻求统一原则时,认为希腊人所说的地水风火四大原素之中,火是最基本的。
b. 在辩证观点方面,赫拉克利特也认为“自然趋向差异对立,协调是从差异对立而不是从类似的东西产生的”,“结合体是由完整的与不完整的,相同的和相异的,协调的与不协调的因素所形成的”。
c. 赫拉克利特强调世界的不断的变动和更新。
(2)德谟克利特
①地位: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原子论的创始人。
②美学著作:《节奏与和谐》,《论音乐》,《论诗的美》,《论绘画》等。
③基本观点:“音乐是最年轻的艺术”,因为“音乐并不产生于需要,而是产生于正在发展的奢侈”
④需注意的亮点
a. 他开始从社会发展看艺术的起源;
b. 他这个看法多少含有近代席勒和斯宾塞的“余力说”的萌芽。
⑤贡献:较重要的贡献在于他的原子论和认识论。
(3)苏格拉底
①苏格拉底其人: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中起过深刻的影响,
②美学观点:主要的文献是他的□徒克塞纳芬的《回忆录》。
③影响和意义:他标志看希腊美学思想的一个很大的转变。
④美学观点
a. 主要地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美学问题,要替美找社会科学的解释。
b. 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看,美必定是有用的,衡箠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
c. 从效用出发,苏格拉底见出美的相对性。所谓“相对”就是依存于效用,是有所对待的。 d. 苏格拉底对于艺术创造的看法也很值得注意。他接受了当时普遍流行的“艺术摹仿自然”
的信条,但是他反对把“摹仿”理解为“抄袭”。
2. 简述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
【答案】(1)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一个中心思想生发出来的
即他的美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①理念
理念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称作“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这就是艺术的内容。
②理念的内容
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
a. 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
b. 哲学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间接的,即从感性事物上升到普遍概念,它用的是抽象思维; c , 宗教介乎艺术和哲学之间,它所借以表现绝对精神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图象思维,是用既含有个别形象又含有普遍概念的东西来表现普遍真理。
③“显现”:有“现外形”和“放光辉”的意思,与“存在”对立。
(2)黑格尔的定义肯定了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统一体。
(3)影响和意义
黑格尔的这种理性与感性统一说在美学史上是带有进步性的。在这个潮流之中,黑格尔可以说是一个中流砥柱,他把理性提到艺术中的首要地位。
①抽象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虽是重要的,却不应只是以抽象的思想出现,而应化成有血有肉的感性形象,这样才能达到艺术所要求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②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依康德,“纯粹的美”只是“直接呈现”的外在因素,即艺术的外在形式。
③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其实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 黑格尔把理性因素看作是主观方面的。这与他强调理念的客观性(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在表面上好象是互相矛盾的。但是这里舍看一个辩证的道理。就其作为客观世界的根源来说,理念是普遍的逻辑范畴,是万軎万物后面的理,所以是客观的。就其作为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的推动力来说,绝对精神即理念同时也是主观的。
b. 存在于人心中的理念(真理认识,理想,愿望)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否定它原来的片面性,才能变成统一的整体,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须经过主观与客观(即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和统一,包含艺术在内。
(4)评价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定义包括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三个基本原则,足见它有丰富的内容和高度的概括性。但是由于它的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就必然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所犯的首尾倒置的基本错误。
3. 朱光潜曾说“艺术化的人生”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艺术化的人生”
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的自由和解砍的追求,既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主旋律”,又是他的美育思想的梭心。他在《谈美》一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化”,认为离开人生,美和艺术都无从谈起。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而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所以,没有人的参与,美就无从产生。同样,“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不仅如此,美和艺术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弥补人生的缺陷,使人超越自然的限制和实际人生的牵绊,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实现生存的艺术化。可见,美和艺术说到底是为人生的,离开人生,美和艺术的价值也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重视美育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的突出特色,人生的艺术化则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
(2)“艺术化的人生”的内涵
在朱光潜的美育理论当中,“人生的艺术化”蕴涵舂人生的情趣化、超脱化、道德化和完满化四个方面的含义。
①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首先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丰富的人是生活的艺术家:,他们善于领略人生世相的新鮮有趣,也能够创造庄严伟大的生活。
②“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超脱化
朱光潜认为,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还必须有超脱的人生态度。如果人们无法摆脱实用功利的束缚,把世界摆在一定距离之外去看,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的意义。
③“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看人生的道德化
朱光潜指出,真正的艺术家:对待作品从不随便,而是极其严肃认真。他们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沥血,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如王荆公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前后改了十几次才最终选定“绿”字。与艺术家相类,善于生活者对生活也非常认真。他们把过一世生活当成做一篇好文章,尽重追求完美,决不让尘芥妨碍了整个生命的和谐完满。
④“人生的艺术化”还意味看人生的完满化
正如好的艺术作品都是完整的有机体,艺术化的人生也必须是完满的、和谐的。朱光潜受康德、席勒等人影响,认为“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4. 简述柏拉图“摹仿说”对西方美学的影响。
【答案】“模仿说”是柏拉图把古希腊人关于漠仿的观念提炼成了一种哲学理论,加工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学说,用以说明万事万物的存在,以及艺术活动的本质。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感性活动,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理念),甚至不能认识具体事物,只能模仿具体事物的影子,因此不能给人们提供真正的知识,不能把握真理;艺术总是模仿心灵的低贱部分也就是愔绪和感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