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唐代郊祀制度初论

关键词:无

  摘要

在我国广博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礼仪典章、习俗,蔚为壮观。无疑这是我们伟大祖国以礼仪之帮助成于是,为世人敬慕的基本由来。但是,长久以来,史学界却将这项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束之高阁,很少问津。虽然今时亦不乏注力与此者,但乃沧海一粟。其因所在,或难一一言明。虽笔者尚难断言此项研究的前景是片片绿洲,还是茫茫漠海,但欲取一缕语气中,以为尝试。 郊祀是我国礼仪典制中最崇重者;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最辉煌者。此选题之由来。 一、唐代郊祀制度所处的历史环境。从政治环境、礼制环境、宗教环境三方面加以论述。就政治环境而言,唐代是儒学复兴的时代,儒家学说的各项内容都受到普遍重视和长足发展;就礼制环境而言,唐代是中国现实礼仪制度定型,完善的时代。漫长的礼制沿革至唐方以法令形式将礼法颁布于世。唐代颁行诸礼有广泛的继承,又有众多的创新;就宗教环境而言,唐代是宗教大发达的时代。佛教立宗,道教受崇,众教叠起。儒学宗教化倾向的加深也因此步入新阶段。因此笔者认为郊祀制度在唐代的法典化有其丰厚的历史基础和动因。 二、唐代郊祀制度的纵向考察。在本项内容中首先对郊祀的概念及其构成加以论述,笔者明确提出郊祀是古代帝王与京都四郊举行的祭天祁福的政治宗教活动这一界定。虽值分别对祭天、祭地、迎气、朝日夕月、打褚五大类郊祀住读主题内容的沿革及创制加以逐一分析。初步勾画出唐代郊祀制度法典化的具体内容。 三、唐代郊祀制度的横向考察。分别对雅乐、牲牢、坛陷、神位等制度所反映出的唐人观念形态(民族观、节俭观、时空观)进行研究,认为郊祀制度非单一的典章制度,其具有极广的社会涵盖面,并渗透到唐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虽然尽是点评其中的几项内容,但亦可略见此此项研究涉及的诸多可资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唐代郊祀制度的特点及影响。首先,笔者提出对郊祀制度之内容进行主体与附加的分类。认为唐代郊祀制度的突出特点是郊祀附加内容的地位显著提高,并从政治德、经济的、军事的、法律的四方面加以论证。从而阐发欧阳修“三代之后,治出于二,礼乐为虚名”的真实臆指。其次,笔者认为唐代郊祀活动是儒学宗教化倾向增强的标志。其具体表现在一元主神的提出;家族祭享体系的构成;《开元礼》的宗教法典意义;郊祀行为的隆重虔诚及宗教哲学体系的构成与尝试等五个方面。最后,再次强调多所创制是唐代郊祀制度同前朝相比的一个突出特点。唐代郊祀制度的定形和完善成后世难以超越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