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913国际关系理论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权力

【答案】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就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其他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这种影响的实现既有平和的积极诱导,也有运用强制的消极威胁; 既包括“合法”的影响,诸如依据国际法行事,也包括非法的影响,诸如实施公然的侵略; 既包括“软”权力方式,也包括“硬”权力方式。实际上,在国际政治中,人们在多数情况下所看到的权力,所表现的主要是实施强制性影响的能力。

2.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9-}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经过两天辩论,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国外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订了该条约。该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3. 金融危机

【答案】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

4. 集体自卫权

【答案】集体自卫权是指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主权国家拥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这一条款成为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分别组建军事联盟的法律基础。冷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多次提出要脱离战后体制、制定新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与美军并肩作战。日本安倍上台后,这种动向更为明显。

5. 跨国组织

【答案】跨国组织是指有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或个人,依据特定的宗旨和协议

组成的组织机构。它们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跨国组织的数量十分庞大,但是并非所有的跨国组织都构成跨国行为主体。例如,一些组织松散、不具备国际行为主体所应有的行为能力和职能作用的国际组织; 一些经济实力微弱、经营不善的跨国公司以及那些不具有固定组织形式或独立自主权的团体、运动和会议等,都不属于跨国行为主体的范畴。也就是说,跨国组织的外延显然大于跨国行为主体。

6. 民族融合

【答案】民族融合是指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迁移杂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也指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融合这个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 ②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7. 民族国家

【答案】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8. 军控和裁军

【答案】在消除核武器的问题上,有“军控”和“裁军”两个概念(在国际学术界,这两个词常常连在一起用,表述为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一般来说,军控不仅指减少军备,而且指更温和的措施,如冻结现有的军备水平,规定未来某种武器的最高限额,以及对某些武器的发展、使用、部署进行限制等; 而裁军则是指消除军备。在汉语里,“栽军”通常是指裁减军备,而在英语中,减少军各通常被称为“军控”而不是“裁军”。当然,英语的表述也有“全面彻底裁军”(general and complete disarmament )的说法,似乎又表明单讲disarmament 并不是完全彻底的。就具体条约而言,完全禁比某种武器的条约,如禁比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条约,通常被称为裁军条约,而其他的限制军备(包括减少军备)的条约,则都算是军控条约。总之,这两个概念有区别的一面,亦有关联的一而。由于军控与裁军两个概念常常连用,因此没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太严格的区分。

二、简答题

9. 赫尔德认为,国家在政治上受到哪些影响?

【答案】赫尔德把国家在政治上受到影响概括为五个方面:

(1)伴随着全球相互联系的增多,政府可用的政治手段效用明显下降;

(2)由于跨国力量和相互联系的扩大,减少和限制了国家政府对公民行为的影响;

(3)在具有高度相互联系的全球体系范围,在国家行为的许多传统领域,小采取国际合作的形式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目标;

(4)国家不得不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整合程度;

(5)国际机构、组织和制度的大发展,为全球治理奠定了基础。

10.水与国际安全的关系有哪些表现?

【答案】水与国际安全的关系表现为:(1)才良多水系都是多国共有,单一国家,特别是下游国家,往往不能确保自己得到足够的干净用水; (2)由于某些国家可以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支配别国的用水,因而水资源可能变成战争的手段; (3)一些干旱、半干旱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将很快进入严重缺水状态,这很可能导致争夺水资源的战(4)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还是以水力发电为主,因此随着可用水的短缺,能源短缺将成为严重问题。

11.简述国际政治的含义。

【答案】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

(1)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它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和利益要求;

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行为能力,即具备参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交往、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并影响其他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能力;

③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组织形态;

④国家由此构成了最重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2)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就其内容来看,这种政治关系是由三个层次的关系所构成的。

①利益关系;

②力量对比关系;

③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国际政治作为各国和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普遍政治联系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