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902国际政治学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发展中国家应怎样实现自己的发展?

【答案】发展中国家实现自己的发展的方法: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适应全球化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体制的限制。因此,要改变发展受限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在推进制度改革时,必须注意新建立的制度要承担联系内外市场、内外经济的职能。

(2)充分发挥优势,扩大对外贸易。

发展中国家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扬长避短。对于中国来说,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资源,要努力将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大量资金,提供资本及生产资料,促进经济结构的演变,还可以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3)注重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

①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直接从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在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化国家己有的较为成熟的文明成果,并且注重自主吸收与创新,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不断提高人才的能力,才能使得资源有效整合,最大限度的创造经济效益。发展中国家必须树立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观念。一方面,有组织地进行人才开发,把对人才的投资看作是使经济真正现代化的投资; 另一方面,积极地保护人才,把对人才的保护看作是对民族经济的保护。只有把人才的开发与保护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2. 简述经验主义的知识与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含义与内容。

【答案】(1)经验主义的知识的含义与内容

①经验主义的知识的含义

经验主义的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包括各种国际互动的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也包括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以及国际制度的重要数据与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和解释国际事务是至关重要的。

②经验主义的知识的内容

概括地讲,经验主义知识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a. 国际体系的主要历史发展(例如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演进,单极、两极和多极格局的史替,国家间结盟的兴衰,国际体制的形成与影响,全球化与全球政治的出现等);

b. 主权国家及其对外政策(例如国家间的双边与多边互动,国家的对外政策决策,国内政治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国家为追求对外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工具等);

c. 国际冲突与战争(例如冷战、海湾战争、以巴冲突、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

d. 重要的跨国合作(例如在国际反恐、军控、环境安全、人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e.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的现状与作用(例如海洋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上海合作组织、欧盟、联合国等);

f. 国际经济互动关系的性质与作用(例如地区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危机等)。

(2)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含义与内容

①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含义

概念与理论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现实的概念抽象与理论解释。如果说前一种知识是回答国际关系“是什么”,那么这种知识回答的则是国际关系的“为什么”。在分析国际关系的过程中,概念与理论知识可以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现实的知识架构。正如地图能够指引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理论知识对于指导我们分析国际关系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②概念与理论知识的内容

国际关系学中的概念与理论知识大体上包括这样几部分:

a. 核心概念(如无政府状态、权力政治、相互依赖、国际体系、规范与制度、观念建构等); b. 研究范式(如科学主义、传统主义、理性主义、建构主义等);

c. 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霸权稳定、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

3. 怎样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恐怖主义的演变?

【答案】(1)用历史的观点考察,恐怖主义自产生以来,其内涵、历史角色、人们对它的态度、国际法对它的约束等都不是一成小变的。最初,它曾表现为一种革命的手段; 其后,它的表现方式包括反抗、斗争的手段和滥用的暴力等。在今天,它所表现出和可能表现出的毁灭性(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明显地构成了一种对全人类的威胁。

(2)从历史作用来说,从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再到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时期,恐怖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不管在历史上它起过什么作用,至少在今天它是一种破坏和平与稳定的消极角色。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暴力行为,无论就国家而言还是就非国家行为体而言,都是一种非法的手段,是犯罪行为。这一点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4. 简要论述权力的属性?

【答案】既然权力是一个包含了影响力、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武力或暴力的概念和现象,那么,权力就具有下列属性:

(1)权力的相对性

权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表现在:

①权力在投入使用时,总是根据其所施用的对象来进行界定,即大国相对于小国、强国相对于弱国;

②权力虽可以进行物化和计量,但是权利构成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

③“乒无常势,水无常形”,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地位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

(2)权力的两重性

在国际政治中,权力的两重性主要表现为权力既是一种国家追求的目的,又是一种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这是一个在国际政治学理论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国家对外政策的目的主要是要实现国家利益,权力不过是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当然这也就决定了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地位,是国家利益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者是辩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3)权力的强制性

权力关系是一种国家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就在于权力本身所具有的一定强制性。权力的强制性并不等于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包括影响力在内的各种非暴力手段和方式。在正常的权力关系中,权力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如果不按照一定的国际规则行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惩罚可能是多个方面、多种形式的。国际权力关系中的强制性,必须以尊重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前提。过分强调权力的强制性,就会走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错误道路。

(4)权力的利益性

权力的利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权利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即在国际政治中,权力的运用是与国家利益与国家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②国家在国际政治中为实现自身特定的利益而自觉运用权力来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的行为。 ③我们反对西方强权政治理论中“权力限定利益”的观点,反对将追求权力作为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最主要目标的说法; 同时,我们也认为,权力与利益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

5. 怎样看待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问题?

【答案】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最突出的就是石油危机以及对天然气的争夺。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和一次反向石油危机。这几次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可以说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两次石油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1974年至1975年,1979年至1982年,西方国家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从1965年至1973年的平均年增长5%降到了1973至1974年的3%,后又下降到了1980--1981年的1%。产油国所得到的巨额石油美元流回西方国家后,又成了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重大因素。油价的提高导致一些国家出现巨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