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语言学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2. 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答案】(1)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指的是指在构词中只负责起改变词的形态,不改变词的意义,也不生成新的词的构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为构词语素,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英语的work 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 后的worker 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2)构词语素构词语素指的是在构词中生成新词的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为变词(构形)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比如英语的book 加上-s 以后成为books ,walk 加上-s 、-ing 、-ed 之后而成为walks 、walking 、walked ,复数s 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都是语素的组成部分,是两种有关联的语素类型。
二、简答题
3. “语言有阶级性”的主张为什么是错误的?
【答案】(1)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财富马尔学派武断地说,语言从来就是阶级的,一切语言都不例外。这种说法毫无事实的根据,是错误的。
(2)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
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在将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裹,语言当然也将是全民的。因此在无阶级的社会中,根本谈不到语言的阶级性问题。即使在阶级社会中,也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由一个阶级单独创造出来并为单独一个阶级服务的。语言是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服务的。
(3)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
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这不但因为它的通用范围非常狭窄,甚至往往不能普及到某个阶级的全体成员,而且因为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一一语言的基础。因此,阶级的语言并不存在。
4. 力重音和乐调重音有什么区别? 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有什么区别?
【答案】(1)通过音强的增加来表示的词重音称为“力重音”。“乐调重音”主要通过音高的变化而不是通过音强的增加来表示。
(2)词重音按照它在词中所处位置的情况,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两种。有些语言的重音都在词的某个音节上,称作固定重音。另外有些语言,每个词重音的位置虽然是固定的,但就整个语言来说,不同的词的重音却不一定同样地落在某一特定的音节上,这称作不固定重音。在具有不固定重音的语言里,词重音能区别不同的意义。在有固定重音的语言里,词重音不能通过位置的变换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5. 音位系统的发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音位系统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的内容:(1)音位的合并;(2)音位的分化;(3)音位关系的改变。
6. 一种语言的语音规律的作用有哪些限制?
【答案】语音规律就是把一定历史时一期内语言中发生的语音演变过程加以概括的公式。一种语言的语音规律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语音规律的作用虽有多重限制,但在限定的范围内却具有高度的严整性。凡是时间、地域、条件都相同的某一类音,都按照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出现“例外”,它也可以在时间、地域、条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
7. 语调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整句话或整句话中的某个片段有语音上的抑扬顿挫,这就是语调。语调是各种语言的任何句子或句中的片段都具有的,它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全句或句中某一片段的声音的高低变化,说话的快慢(即音的长短和停顿),以及轻重等。全句声音的高低变化又称句调,是语调的主干。
8. 什么是声调?
【答案】声调主要是指某些语言中每一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声调在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9. 列举说明名词有几个语法范畴。
【答案】名词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三种。
(1)性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句前就确定的,如法语中的名词有性范畴,bol (碗)是阳性,pomme (苹果)是阴性。而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但只有进入句法结构中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如,une grande amie(一位好朋友),这里amie 是阴性的,所以修饰它的冠词une 和形容词grande 也都是阴性的。
(2)数
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如英语的名词,俄语的名词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我国景颇语、佤语的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的区别。还有的语言有单数、双数、三数和复数。数范畴也会在句法中和名词相关的词中体现出来。如法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和冠词会有相应的数的变化,很多语言中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会有相应的数的变化,这都体现出语法范畴和句法功能的密切关联。
(3)格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例如:
彼得 儿子 保罗 书 给
主格 与格 生格 宾格
(彼得给保罗的儿子一本书。)
可见格直接体现出名词或代词在句中的句法功能,有格的范畴的各种语言,格的数目有多有少。例如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芬兰语有二十几个格。
10.什么是方言? 什么是次方言和土语?
【答案】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特点。指包括和共同语相同点在内的、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整个系统。它在方言区内部具有全民性,是这个地区内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方言是由于一个社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