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618专业综合之《政治学导论》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统治

【答案】政治统治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益和要求。在这其中,维护政治权力主体的地位,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在利益关系和政治生活中的主导性,是政治统治行为发生的基本出发点。而维护权力制约关系,使得政治权力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有效贯彻权力意志,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在利益关系和政治生活中的支配性,是政治统治行为发生的重要动因。

2. 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

【答案】①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它具有以下特点:

a. 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b.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它不是机械地随着特定政治关系变化而变化,而是可以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下来; 另一方面,它对十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

c. 可以传习,它通过各种政治社会化媒介和途径来实现传习和传播,从而使自身得到延续。

②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实践。

3. 政治思想

【答案】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①政治思想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各个成员。

②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问题的理J 医思考,是人们认识现实并同现实密切结合的手段。 ③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④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心理相比,它是一种显象的政治文化。

⑤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

4. 参与民主制

【答案】参与民主制,也称半直接民主,是指代议民主制向完全的公民自治过渡过程中的一种政制形态。

5.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其特点有:

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6. 公共舆论领域

【答案】公共舆论领域是指由非政府和非经济组织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以及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协会,甚至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他团体。

7. 国家

【答案】国家是指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②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8.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看,首先,在个体层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其次,在社会层面,政治社会化是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二、简答题

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1)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看,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阶段的民主。

(2)从内容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民主尚待完善。推翻了封建统治,赶走帝国主义势力,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仅仅是为民主提供了前提。只有建立民主机构,完善民主制度程序,改善国家民主生活,才能一步步实现民主。而这些机构、制度、行为只有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切实保障。没有法律制约的民主,很可能走向个人专制。单纯的制度化不能建立民主,只有制度化与法律化相结合,民主形式才能逐步完备。因此,民主建设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形式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最初萌发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不断发展。自从1954年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以来,我国的宪法一直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主要是: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11.有人认为“‘国家契约说’反映了国家的本质。”如何评价

【答案】国家契约说没有反映国家的本质。

(1)国家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坞鲁。16--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市场交换和契约行为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如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2)社会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

(3)社会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并没有反映国家的本质。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4)根据对国家起源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明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和工具。如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也指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12.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哪些?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

(1)单一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