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618专业综合之《政治学导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契约说

【答案】国家契约说是指国家来自人们之间订立的契约的观点。国家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鸡鲁。至16-1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国家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国家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2. 国家的社会职能

【答案】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3. 政治发展

【答案】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

①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政治发展的目标,尽管政治发展中有暂时的逆转。

②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政治发展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而其中的不同成分又是相互关联的。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是其两个重要的方面。政治民主既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又是政治发展的手段。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小管是政治现代化,还是政治民主化,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提高。

4. 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

【答案】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资产阶级两党不仅代表了不同的资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又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人们在两大政党之间作出的选择,

不过是选择资产阶级的不同统治手段,而并不能触动资本统治的本质。

5. 马克思主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主要观点和方法随着中国革命的步伐被传播到中国。中国政治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践,研究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

6. 政党

【答案】政党,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政党现象的出现是人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政治参与扩大化的产物,同时随着政党的发展,它又反过来促进政治参与。

7. 司法独立

【答案】“司法独立”是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所谓司法独立,根据资产阶级国家宪法和法律以及学者的解释,有以下几层含义:

①司法权由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干涉,法院和法官的审判活动只服从宪法和法律。

②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也不受另一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也不能在其进行具体审判时进行干涉,而只能在其判决作出后,依上诉程序变更其判决。

③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坚持独立,不受各方意见包括检察官起诉的影响,法官按“自由心证”的原则办案,也就是说法官凭自己的“良心”审理案件、行使权力。

8. 政治革命

【答案】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二、简答题

9. 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答案】尽管当代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种类繁多、名称各异,可是,它们也有共同的特征,其主要是:

(1)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尽管不同的资产阶级政党可能代表着不同的资本财团或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的利益,可是,从总体上看,资产阶级政党无一例外都是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代表者。

(2)由资产阶级的政治积极分子所组成。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大多由一些专业“党棍”为中坚,这些人熟悉资本主义政治规则,有较为丰富的党务经验,实际上控制并操纵着政党组织。

(3)以选举和议会斗争作为主要政治活动。由于资本主义政治代议制的. 确立,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大多在代议制的范围内运行,并以竞争政治职位和围绕议案、法案的斗争作为基本活动内容。

(4)组织体系大多比较松散,选举活动之外少有全党统一的政治活动。

10.简述政党的主要特征。

【答案】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这些特征构成政党的要素。正是政党的这些特征,使它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区别开来。研究政党的特征,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政党这个特殊的政治团体小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也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消亡,因而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并非从来就有,也不会永久存在。它服务于特定的阶级、阶级斗争,它存在于特定的国家形态,它一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政党由阶级、阶层、集团中一部分人所组成。

政党一词,英文是Party ,有“一部分”的含义。它意味着政党是由阶级、阶层、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的。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阶级、阶层都可以称之为集团。集团划分的最基础的依据是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需求。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政党要发挥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系统将本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本党的奋斗目标。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体系,很难组织和动员本党成员以及更广泛的追随者,不可能实现其目标,当然也不可能发挥政党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4)政党具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即政见,它规定了政党的政治目标。政党之间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是政治纲领的区别。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的政党有不同的政治纲领,这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特点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5)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