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1行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分析力法
【答案】系统分析方法,又称生态研究法或环境研究法,是指把要解决的行政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的重点在于系统各个相关部分的交互影响、双向往来、动态平衡、彼此关系。由于系统具有几乎无限的相关性,因此如何合理地建立“分析单元”,进而正确地解析各个分析单元之间的联动、因果关系,是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性工作。
2. 税收
【答案】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①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强制进行的,依法应纳税者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③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的比例或数额。
3. 公民宪章
【答案】公民宪章是指90年代初英国的公共组织和公共机构在梅杰政府时期制定、公布并实行一系列关于公共服务标准和公众享有的权利的文件。公民宪章的原则包括:制定绩效标准,以此为依据对实际业绩进行评估; 提供清晰明了的服务信息,包括实际绩效日标; 对接受服务的用户进行咨询:礼貌待客,乐于助人; 随时准备改正错误,包括做出经济补偿; 保证物有所值。《公民宪章》是英国完善公共服务运动的标志性的规范文件。以此为开端,英国兴起了公民宪章运动。截至1998年,英国的公共组织针对重要的公共服务部门和民营公共服务制定了42项公民宪章。以此为基础,英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4. 周期性赤字
【答案】周期性赤字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赤字。具体表现为: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收入减少了,因此人们支付的个人所得税也相应地减少了,在实行超额累进所得税的国家这种情
况更容易发生。公司的利润减少了,因此公司所得税也减少了。同时,在经济陷入衰退时,政府支出倾向于增加,失业保障支出和政府救济都增加。即使决定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法律没有任何变动,财政赤字也会增加。周期性赤字的总量是全部财政赤字减去结构赤字之后的余额。其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一般作为内生变量看待,随经济的波动而变动。一般来说周期性赤字是任何国家都可以接受的。
5. 3R
【答案】3R 是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通过“3R ”即复兴(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 )的方式进行国家干预,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制; 增加政府开支,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 为民众提供充分的福利保障。具体政策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财政扩张。为了重振经济,罗斯福政府以巨额财政赤字为代价,通过发行巨额国债,筹集巨额公共资本,继而投入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公共投入作为“引动水”引动了社会投资。
(2)政府管制。罗斯福新政确立了一个管制市场,确立了美国式的管制资本主义。,通过规章制度和公众的监督来对大企业和垄断进行管制。管制的目的,包括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到工作条件、平等公正和社会政策等广泛的内容。
(3)社会福利。罗斯福新政试图通过建立包括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拯救穷人,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财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6. 彼德原理
【答案】彼德原理是指关于经济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德于1960年首次公开发表,1969年在《彼德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彼德原理的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 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7. 最佳值计划
【答案】最佳值计划是指20世纪末期布莱尔政府在地方政府中推行的以”最佳值“和持续完善政策为核心的改革计划。最佳值计划的核心是用责任替代强制性的要求,鼓励地方政府引入业绩目标和指标来达到“持续改善”,允许地方政府选择公共服务的“最佳值”。最佳值的核心原则是在顾客介入和选择的基础上用成本效益模式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佳值计划以绩效评估为基础,但范围更为广泛,包括评估过程和绩效改进过程以及利益相关者。布莱尔工党政府通过推行最佳价值计划取代保守党政府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中推行的强制性的竞争标准。
8. 行政效率
【答案】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一行政产出/行政投入。即决定行政效率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两个,即行政投入与行政产出。任何一项行政活动均需要一定的投入,这些投入也就是从事该项行政活动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办公设施和设备等。行政产出就是指实施该项行政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提高行政效率就是要以最小的行政投入创造更多的行政产出,即用尽可能少的行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二、简述题
9. 简述行政组织体制中的分权制和集权制的利弊。
【答案】(1)分权制是指下级组织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的裁量权,上级组织不予干涉的组织体制。在联邦制国家中,分权制的行政组织体制最为普遍。
①分权制的优点:各级行政组织可以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处理事务,行政措施紧贴实际,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各层级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容易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民主精神、主体意识和工作热情; 可防止上级组织和个人的独断专行。
②分权制的缺点:权力过于分散,上级组织的目标、意图难以实现,上级反受下级牵制; 下级组织机关彼此分离,中央无力调控,容易形成地方势力,相互冲突,发生纠纷,造成行政组织的分裂,损害国家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功能。
(2)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仅有有限的裁量权,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组织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高层的机关往往包揽较多的事务决策。
①集权制的优点:政令统一,可在行政组织系统内实行一致标准,便于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统筹兼顾; 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保护主义,防止下级权力主义各自为政。
②集权制的缺点:层级节制过严,下级的行为带有被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发展个性,适应能力不强; 不能因地制宜,及时处理行政事务,机关及个人也容易导致独裁和长官意志,权力的过分集中也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10.简述行政专业责任的内容。
【答案】行政专业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因其执掌国家公共行政权力、运用公共行政管理方式履行国家公共行政职能而产生的特殊专业责任。专业责任的产生与三种公共行政现象密切相关:
(1)现代官僚科层组织的形成; 迄今为止,以韦伯“理想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为基础,现代国家政府无一例外地实行了官僚科层组织体制。这是因为,除此之外现代国家政府事实上没有更好地选择。与官僚科层相联系,产生了职业化的现代官僚集团及其管理形式,即国家公务员及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因此成为
一种特殊的行业。
(2)科学管理原理的产生。泰罗的职能主义的科学原理的提出及其社会化,导致了专业化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