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有争议的论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其在外语教学领域的认识几经反复。近年来,人们对迁移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迁移可能和其它一些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因素交互起作用。Pica(1984)发现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语言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首要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国内,母语对学生写作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外语教学中,中学英语教学中对此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分析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错误,对母语干扰与中学生英语写作之关系进行探讨。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学生英文写作中的错误,有多少与母语干扰有关? 第二,学生英文写作中,与母语迁移有关的错误类型有哪些? 第三,高水平组学生作文中的母语干扰错误与低水平组学生作文中的母语干扰错误相同吗? 本次研究选取临潼区华清中学高三年级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名学生组成高水平组,另30名学生构成低水平组。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两组学生的两次英语作文。第一篇英语作文来源于学生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书面表达部分,即按照要求完成一篇100-120字的英语作文,题目是“How to Reduce the City’s Present Population”;另一篇英语作文是根据图示写一篇感谢信,字数100左右,时间为30分钟,因此共收集到120篇作文。两篇作文收齐后,立即批改,标出文章中出现的所有错误,区分语言迁移错误和语内错误,然后选定8种变量,研究母语干扰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并统计出每种变量在两个水平组内及组间错误出现频率,然后对统计结果及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并结合作者平时英语教学的经验,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即对上述三个方面问题的回答。 第一,语言迁移在中国中学生英语写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生写作中的大部分错误与语言迁移有关。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英语学习是一种外语学习而非第二语言学习,母语思维以及中学生英语水平低等。 第二,学生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错误可概括为8个方面:名词、冠词、代词、连词、介词、动词、词序和标点,其中名词、冠词、动词和连词方面的错误占了很大比例。主要表现为:名词复数漏掉-s、省略必要的冠词、省略连词、省略主语、动词屈折变化错误、动词与非谓语动词形式的误用以及状语位置错误等,这些错误都是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而造成的。 第三,学生英语作文中母语迁移错误的数量与学生英语水平有关。高水平组学生母语迁移的错误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学生,可见高水平组学生迁移的程度与学生者的外语水平成反比:外语水平越高,母语负迁移的作用就越弱,反之亦然。低水平组学生所犯的母语迁移错误是“基础”错误:名词复数漏掉“-s”、省略冠词、遗漏过去时的“-ed”、省略主语、以及副词位置错误等;而高水平组学生在写作中尝试使用一些较“难”结构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形式、虚拟语气、倒装结构等,因此所犯的错误主要表现为非谓语动词形式误用,时态形式错误及语序错误等。 根据以上发现,本研究为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1.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有利于学生排除文化障碍,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英语教师要重视母语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教学中要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英汉句法结构的相同和差异之处,通过对比,找出相同不同之处,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3.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或写作时,用英语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减少母语的干扰。 4.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英语的机会,以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 5.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系统分析,进行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