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816统计学综合之统计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 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 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 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答案】C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众数主要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作为顺序数据以及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众数才有意义。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由于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因此它不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
2. —项研宄表明,男人和女人对产品质量的评估角度有所不同。在对某一产品的质量评估中,
,而被调查的500个男人中给同样评分被调查的 500个女人中有58%对该产品的评分等级是“高”
的却只有43%。要检验对该产品的质量评估中,女人评高分的比例是否超过男人(为女人的比例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原假设是指研宄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推翻的假设;备择假设是指研宄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题中需检验的是女人评高分的比例是否超过男人,
所以原假设为
择假设
为
3. 将一颗质地均匀的硬币先后抛掷3次,至少出现2次正面的概率是( )。
A.1/4
B.3/8
C.1/2
D.5/8
【答案】C
【解析】记X 为抛掷3次硬币出现正面的次数根据古典概率计算公式可知,
第 2 页,共 79 页 为男人的比例)。用来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备
4. 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然后再从剩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 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
A. 重复抽样
B. 不重复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答案】B
【解析】不重复抽样亦称不放回抽样,是指每次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单位,经检验之后不再放回总体,在下次抽样时不会再次抽到前面已抽中过的样品单位。总体每经一次抽样,其样本单位数就减少一个,因此每个样品单位在各次抽样中被抽中的概率是不同的。
5. 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四分位数
D. 平均数
【答案】A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众数主要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众数才有意义。
6. 通过对时间序列逐期递移求得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
A. 简单平均法
B. 加权平均法
C. 移动平均法
D. 指数平滑法
【答案】C
【解析】移动平均法是指通过对时间序列逐期递移求的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其方法有简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
7.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双侧检验(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双侧检验将显著水平规定的拒绝域置于概率分布的两侧,因此,A 项属于双侧检验。B 项属于左侧检验,C 项属于右侧检验,D 项假设检验形式书写错误,因为等号
设上。
第 3 页,共 79 页 总是放在原假
8. 推销员向客户推销某种产品成功的概率为
谈成客户数不超过2人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他在一天中共向5名客户进行了推销,则成功
【解析】记事件X 为推销员在一天中成功谈成的客户数。则
有
9. 如果相关系数r=0, 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C
【解析】相关系数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如果相关系数r=0,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10.以下关于“非抽样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非全面调查中才有
B. 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
C.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
D.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答案】C
【解析】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相对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抽样误差是一种随 机性误差,只是存在于概率抽样中;非抽样误差则不同,无论是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或是在全面性调查中, 都有可能产生非抽样误差。
11.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 )。
A. 等于0
B. 等于1
C. 大于0
D. 大于1
第 4 页,共 7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