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理工大学美术教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示范法
【答案】示范法又称为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它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与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示范的手段大体有三类。第一,是实物或模型、标本、图片、图画的演示,第二是用连续成套的模型、标本、图片或幻灯、电影等,进行序列性演示,使学生了解客观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第三是音乐、体育、劳动等课上教师的示范性动作或操作等。
二、简答题
2. 教学(或学习)方式与教学(或学习)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案】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1)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2)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3.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到的三个维度的目标指什么?
【答案】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目标的描述是依据三个维度进行的,即:知识号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给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
在美术课程目标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三维目标中一个重要的维度。美术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对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最基础、最基本的表现生活美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以及进行艺术创造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对专业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掌握的要求; 不仅是对学生的美术鉴赏与美术批评能力等“美术素养”提出的新要求,还是对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问联系提出的新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
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是对整节课的规范性指导,它以提纲挚领的方式引领课堂教学的整个操作过程与方法,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这一结果性目标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与创新。教师在设计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时,要采取与众不同的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注意设计新颖而优化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将对“过程与方法”的感受、体验视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美术的过程,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的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是互动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体验性目标,而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整个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灵魂所在,如果单纯从知识技能角度去衡量学生,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只一味追求所谓的结果,就不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教师唯有认识并把握情感目标的层次及其基本水平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认知产生情感的共鸣,经历内心体验并逐步内化为高尚的情操,才能真正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位。
4. 19世纪的艺术和手工艺运动对美术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工业的快速发展,手工艺人的作用逐渐被取代,然而新的工人阶层缺乏审美方面的训练,导致了工业产品趣味的低下引起了社会对艺术与工业制造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思考。在这种思考中,英国出现了艺术和手工艺运动,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改善工人的审美趣味,进而达到提高工业产品品质的目的。这场运动的理论旗手是罗斯金,积极的响应者和实践者是莫里斯。
1851年,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了万国博览会,由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趣味低下,导致了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发生。随之,德国以及西欧各国也相继开展了这一运动。在这一运动中,英国著名艺术史家、批评家罗斯金起了先驱和号于的作用。他以“劳动者的艺术教育”为题发表演讲,指出现代社会堕落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审美趣味的堕落。因此,要改变社会风气,就必须培养人民对艺术的爱好与趣味。他认为:“只有真挚或忠实的情操,才能产生出真正是关的艺术品。而只有接近真正的艺术品,才能有美的陶冶,所以高尚的情操就包含在追求美的陶冶之中,只有真正是美的作品,才能对人的精神活力和情感上的喜悦发生育益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艺术教育的理解是相当深刻的。罗斯金的信徒、英国工艺美术家莫里斯继承了罗斯金的观点。他认为欢乐与工作的分离、艺术与工艺的分离是现代社会的弊病,主张在社会普及艺术,让艺术从作为少数人的奢侈品的位置中解放出来,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他尤其看重工艺品在审美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因为工艺品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优秀的工艺品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审美趣味。
在这一运动的推动下,一些国家纷纷开设了地方性的艺术学校,来满足工业生产对工艺人才素质的需求,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甚至于1870年颁布了图画法案,要求向所有超过5万人的社区的男女成员和儿童提供强制性的免费图画教育。英国人史密斯被聘为波士顿的第一位图画指导和马萨诸塞州第一位图画督学,为美国的美术教育做奠基性的工作,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制订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图丽教学计划,他还促成了艺术师范学院的成立。
5. 简述课程标准对高中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建议(5条以上)。
【答案】课程标准对高中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建议主要有:
(1)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点。
(2)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3)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和拓展性,能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4)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留有较大的余地,具有开放性。学校或地区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编写适合本校或当地特色的教科书,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
(5)美术教科书的编排应图文并茂,做到文字表述准确、生动,图像清晰,色彩准确,版式美观、明了,印刷精美。
(6)一个学习模块中的两部分学习内容,可编为全一册教科书,但两部分学习内容应有明显区别,还可以根据需要有所侧重。
(7)美术教科书中应增加各种相关的地图、图表、背景资料、图片分析、实例等,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8)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材的主体,美术教材还应包括教学参考书、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6. 简述“海上画派”。
【答案】海上画派是国画画派之一,又称“海派”或“沪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19世纪中叶(1843年)至20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代表画家有虚谷、任熊、任熏、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
7. 课外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案】课外美术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教师的自主性较强,自由度较大
课外美术教育不存在统一制订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和自己对美术以及美术教育的理解,自主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这样教师的自主性便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教学的自由度也更大。
(2)具有创新性和前卫性
正是由于教师的自主性较强,自由度较大,教师的创造能力也就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我们看到课外美术教育往往比较活跃,出现的美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比较前卫的艺术也成为学生美术学习的内容,创作方法也往往直接从前沿艺术家的创造中吸取,显得前卫、新颖。
(3)非强制性,适应学生的兴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