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717美术教育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美术语言
【答案】美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二、简答题
2. 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应该介入基础美术教育吗?
【答案】我认为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应该介入基础美术教育,理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以往我们的美术教育单纯关注精英文化而忽略大众文化的影响,值得反思。
(2)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卡通、电子游戏、电视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美术教育不应忽视这一现象,要在顺应中加以引导。
3. 如何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综合·探索”?
【答案】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其内容应包括: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
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4. 除了本书提到的美术教学的特点之外,你认为美术教学还有什么特点?
【答案】(1)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点
美术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之上,通过直观的形象传达信息和印证事实与原理。虽然,美术教学离不开理论阐释,但在说明事实、概念、原理和操作程序时,比起其他的学科教学更依赖视觉感知。美术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对视觉兀素和形式法则的体悟和认识,并融人视觉感知之中,成为视觉感知的图式。
(2)美术教学的情感特点
美术教学虽然不乏理性思考,但比起以记忆和推理为特征的科学学科的教学,却更强调情感性。美术教学必须尽可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沉潜于美术活动之中,达到忘我的状态。因此,美术教学中虽然也有理性产生的寒冷感,但更多的是由情感带来的暖性感。
(3)美术教学的技能特点
技能训练是美术教学基本过程之一。没有一定的技能,美术的表达将成为不可能,所以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花大量的时间于认识材料、对材料一进行加工处理,并完成造型任务,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技能成了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以至于在一些人心目中美术成了“术科”。
(4)美术教学的个性特点
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心理特征、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在认知、认同、理解和表达方面的不同。因此学生会在美术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品质和学习方式,并反映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这是教学中应该认同和尊重的品质。
(5)美术教学的创造性特点
自由是创造的主要特征,没有自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因此在涉及表现和创作时,应该尽可能给学生以自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仅如此,对于创作的过程与方法也不能用一种绝对的标准去加以判断。
(6)美术教学的全体性特点
基础教育属于公民教育,其基本要求是必须面向所有学生的,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所以理所当然也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因此全体性也就成了基础美术教学的基本特点。美术教学不应该只针对少数有天赋的学生,而应该从内容的选择到学习方法的采用等方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虽然,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美术、都学好美术是个理想,但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喜欢美术、学好美术却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去努力。
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哪些学习模块?
【答案】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学习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6. 解析《洛神赋图》。
【答案】《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蚕吐丝”,似“春运浮空,流水行地”。作品歌颂曹植与甄氏神人之恋。《洛神赋图》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作者把不同的情节在一幅画卷中展示出来,以装饰性手法处理山水树石,一方面使画面链接成整体,同时主体人物更加突出,而且表现出似真似幻、神人交融的幻境,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7. 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它们与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
【答案】(1)教学重点是指一次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投放的位置,是学生应该主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内容具有了主次关系,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2)教学难点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由教学目标到教学重点,再由教学重点到教学难点,是一根完整的思维链条,而且是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地变化,教学目标的范畴最大,教学重点次之,教学难点最小。
一般而言,一节课应该只有一个教学重点,如果需要也可以确定儿个重点。但由于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以及时间的限度等原冈,建议大家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以便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问题。
三、案例分析题
8. 案例:(1)某校开设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学期结束时学校要求美术教师出题闭卷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你认为这样评价学生“美术鉴赏”模块学习成绩是否恰当?
(2)仔细阅读这一校本高中美术教材的“思考与评价”部分,并进行点评。
二、通过本课程感受和体验了什么?
四、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问题:
(1)这是什么类型的评价?
(2)对照三维目标分析“思考与评价”的四个栏目,分析评价取向。
【答案】(1)纸笔测验的方式重在检测学生的知识记忆情况,容易造成对于美术教学的误导,把美术课变成单纯的知识教学。因此,美术模块教学评价一般确定为考察科目,而不是考试科目。”美术鉴赏”教学采用闭卷考试,量化计分的方式不恰当,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方式。
(2)①这本美术教材这一课设定的教学评价采用了质性评价中的自我评价方式,符合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确定的评价理念。
②仔细对照“思考与评价”提出的四个评价问题,分别对应高中美术课程目标。
第一栏评价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了什么? ”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第二栏“感受和体验了什么? ”了解学习过程对于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三栏“完成作业情况”表达对于学习结果的关注;
第四栏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的判断力和自我认识能力,将评价作为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