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717美术教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美术鉴赏
【答案】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己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欣赏与鉴别的过程,使鉴赏者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特殊的精神活动,也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美术鉴赏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修养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美术鉴赏会受到主客观两方面条件的制约。
二、简答题
2. 美术教材和美术教科书有区别吗?
【答案】(1)美术教材可被理解为承载了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的各种媒介的统称,是美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中介和依凭。
教材是一种笼统的概念,具体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光盘、影像资料、实物等。虽然教材包括的范围较广但教科书是其中的主体,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谈到教材时往往特指教科书。有的国家使用政府组织编写的美术教科书,有的国家由出版商独立编写美术教科书,有的国家则基本上没有教科书。尽管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美术教科书,但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美术教学都必须使用教材,否则美术知识便没有“栖身之所”,教师和学生就没有共同关注的知识,美术教学就无以进行。
(2)教科书,亦称课本,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定的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这种解释中特别强调了“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这一意义。
美术教科书是美术课程标准更为具体的呈现。相对而言,美术课程标准基本是文字文本,而美术教科书则是图像和文字文本的结合,体现为更为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结合,不仅承载内容,而且提供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和实践课程内容。
美术教科书的内容不是美术课程标准内容的生硬照搬,而是依据一定的美术教育观念和地域特征对美术课程标准内容的主观认识和选择的结果。具体而言,美术课程标准虽然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课程内容,但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理解时不可避免要受到其教育观念、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科书适应环境的认识的影响,因而不同的美术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上必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由此可见,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材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它是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具体实现,内容生动、丰富,并存在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也是其与美术教材的区别所在。
3. 分析美术教育的价值与设定美术教育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1)人类对所从事的任何事情都必须首先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然后根据特定的需要、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环境追求全部或部分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有意识地追求价值的实现,就是设定行为的目标。
(2)从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看,美术学科包含着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两个部分,而且,教育功能必须在学科本体的基础上生发。因此,美术教育必然包括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追求,其余的目标则是属于对教育功能的追求。据此,我们可以将美术教育的目标概括为:(工转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延续和发展美术学科,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生活的需要; 颤乡成人的基本美术素养和能力,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发展。在体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专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会在取向和程度上存在差异。
4. 简述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案】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2)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5. 什么是科学理性主义? 什么是浪漫表现主义? 美术教育如何在两极之间变化?
【答案】(1)科学理性主义指的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法上追求理智、逻辑、秩序、规范、严谨、必然。
(2)浪漫表现主义则指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法上追求情绪、想象、自由、直觉、随意、偶然。
(3)历史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对这两极的归附,形成了科学理性主义传统和浪漫表现主义传统。这两种思想传统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科学理性似乎是一种冷性的,浪漫表现则似乎是一种暖性的。如果用阴阳的范畴加以置换,则科学理性属阴,浪漫表现属阳。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同样可以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来确定其两极关系。通过系统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是在这两极之间以一种循环的方式变化的,在某一个时期偏向于科学理性,另一个时期又偏向于浪漫表现。应该说明的是,在进行时期的划分时,虽然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但不可能绝对地以时间作为标准,因为事物的发展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各种思想和行为,甚至是对立的思想和行为交融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进行的分期只能依据一个时期的主流思想和行为来进行。
6. 美术教案包括哪此要素? 选择一个课题,尝试编写一个美术教案。
【答案】(1)美术教案的要素包括
①课题;
②年级;
③授课人;
④教学目标: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用行为动词表述;
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⑥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需要突破的难点;
⑦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和其他准备;
③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人新课、学习新课、布置活动、小结);
⑨课后反思。
(2)美术教案编写
课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小学五年级)
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的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③教学方法
讲述法;
演示法;
提问法;
讨论法。
④教学过程:
交流导入
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音乐,边听音乐边来看几张风景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世外桃源的沪沟湖,美丽神秘的九寨沟)
中国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这些大河山川是我国山水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看中国山水画——古代和当代)
提问:你了解中国山水画吗? 对山水画有什么感受?
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