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66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赤字政策

【答案】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存在的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赤字政策的基本思想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的,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曾被广泛地运用,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

2. 国债负担率

【答案】国债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的累积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用它分析国债规模,可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累积总债务的负担程度。其计算公式是:

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的累积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X100%

3. 狭义财政收入

【答案】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政收入一般仅包含税收和一般预算非税收入的预算内收入。

4. 基础设施

【答案】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

基础设施的内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

①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②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③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④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⑤BOT 投资方式(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投资方式)。

5. 负荷定价法

【答案】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在电

力、煤气、自来水、电信等行业,按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地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峰时,收费最低。

6. 出口退税制度

【答案】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己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这也是国际惯例。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己负担的税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己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二、简答题

7. 如何评价《马约》规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参考值的政策效应?

【答案】当谈到防范财政风险和债务危机时,人们总会提到赤字率、债务率,根据这两个指标来判断国家财政状况,而作为判断的参考标准就是欧盟于1992年制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规定的赤字率3%、债务率60%。那么,应当如何看待《马约》参考值的效应?

(1)应当肯定,《马约》参考值是一种在经济正常运行条件下约束、协调和防范政府债务的有效措施。

《马约》当年设置参考值是为了在通货膨胀、利率及财政政策稳定方面加强协调管理,实现各成员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趋同效应。根据欧盟国家当时的经济运行情况,只要按赤字率3%和债务率60%的组合进行约束和协调,就可以保证欧盟经济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欧盟当时的实践证明,这种约束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马约》参考值是不是绝对标准,其间存在一个波动的弹性区间,而实际债务率取决于赤字率与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动态。

比如,赤字率不变,经济增长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债务率则上升为75%,经济增长率下降两个百分点,债务率则上升为100%,反过来说,经济增长率不变,赤字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债务率上升为80%,赤字率上升两个百分点,债务率上升为100%.

(3)《马约》参考值是约束和防范债务危机的措施,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治理债务危机的根本措施。

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纯粹的债务危机,因为债务来自赤字,而赤字来自经济衰退,债务危机不过是经济危机或全面金融危机的表现和结果,债务危机是根源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 只要经济态势是增长的,政府信誉没有丧失,就不会出现债务危机,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单纯依靠削减债务是无能为力的,根本出路则是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8. 试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以及治理的思路和前景。

【答案】(1)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我国的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借债编制赤字预算,但地方政府早已存在大量债务是不争的现实。当前的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的借款,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公司债务大体分为三类:

①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主要依靠财政睦资金偿还的债务;

②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而项目本身有稳定经营性收入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

③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非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的债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 进程的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通过设立融资平台公司对外融资,并很快向全国普及,逐渐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当前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具有如下特点:

①普遍性,全国各个地方政府都存在,只是多少的差别。

②数额巨大,增长快。新华网报道,2010年度审计报告显不,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达107174.91亿元。

③管理不统一,运作不够规范,不仅不纳入预算,甚至有的地方财政部门根本无权过问公司债务。

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举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巨大风险问题:

①本届领导班子借款,由下一届或再下一届领导班子偿还,所以借款当时很少顾及风险问题,而且在政绩考核机制和攀比机制的推动下,产生很大的推动力,债务规模急剧扩大。

②如果使用得当,选择的建设项目是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那么经济发展了,也不会带来风险,但是,一旦使用不当,选择失误,就会产生不良投资或无效投资,而且债务规模越大,失误的风险也就越大。

(2)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思路和前景

我国现实已经存在地方政府债券,也就是同时存在两种地方政府债务,即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借款。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借款是地方政府在预算外筹措建设资金的两种渠道和两种形式,但从防范债务发行的角度,两种债务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债券是通过法律程序、纳入预算、风险小的硬约束债务,而借款则是仅有信贷约束的软约束债务。

因此,中央代发政府债券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的地方政府债务体系应是两种债务形式并存,以债券形式为主,从而建立管理规范、运行高效、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此,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①首先要承认地方债务存在的合理性。地方债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我国的实践也证明地方债务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是一个大国,实行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特别是我国的地方政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