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617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
A. 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B. 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C. 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D. 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答案】B
【解析】18〜24个月的婴儿,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这一时期婴儿有了用语言标定自我的能力,具有了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2. 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获得完善感。但也有人提出,老年期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解决( )问题。
A. 回顾一生
B. 反省自我
C. 悦纳自我
D. 如何面对死亡
【答案】D
【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观,认为成人晚期的人格特点主要是完善感与失望感。老年人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与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这时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获得了最充分的评价,则产生一种完善感,包括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和人生哲学,伸延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外,产生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为一体的感觉。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3. 老年期认知活动的总趋势是( )。
A. 退行性变化
B. 迅速发展
C. 继续上升
D. 发展停滞
【答案】A
【解析】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总趋势的一个特征,但不同的心理机能老化的速率也不一样。
4. 心理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筑在( )之上的。
A. 知觉经验
B. 概念经验
C. 朴素的社会认知
D. 信念—愿望系统
【答案】D
【解析】心理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筑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的。信念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心理认识或态度,是对客观世界的心理表征。人们做出某种有意的行动是因为他相信这些行为能满足他的特定愿望。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人事选拔领域引入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测评技术是( )。
A. 操作测验技术
B. 投射测验技术
C. 评价中心技术
D. 纸笔测验技术
【答案】C
【解析】评价中心技术在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它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有效的测评方法。是以测评特定的能力素质为中心的、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多种角度对测评对象进行观察的一组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价活动。
6.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题。
4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1]这种设计属于( )。
A. 被试间设计
B. 混合设计
C.ABBA 设计
D. 被试内设计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 动作误差
[3]如果有6种实验处理,采用这种设计的被试人数可以是( )。
A.8人
B.10人
C.12人
D.14人
【答案】[1]D[2]A[3]C
【解析】[1]在该设计中,每一个被试都接受了全部的实验处理,所以属于被试内设计。
[2]该被试内设计采用了拉丁方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顺序误差。
[3]采用拉丁方设计时,被试的人数是实验处理数的n 倍,即被试人数可以是6、12、18...... 。
7.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 ”。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
A. 部分报告法
B. 延迟部分报告法
C. 全部报告法
D. 顺序再现法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在矩阵消失后,尽量回忆自己所看到的字母,属于全部报告,而部分报告法则是根据某行的提示线索来回忆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8. —个实验有3组被试,方差分析的组内自由度为27, 则该实验的被试总数为( )。
A.24
B.28
C.30
D.81
【答案】C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方差分析中,组别k=3, 组内自由度df=k(n-1)=3*(n-1)=27,小组人数n=10,总人数N=3*10=30
9. 平均差误法实验的误差主要是( )。
A. 时间
B. 习惯
C. 动作
D. 期望
【答案】C
【解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时可能会产生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动作误差是指被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