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小集团思想”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详细地研究了集体讨论过程中可能产生失误这个问题。他分析了各种政治和军事决策,发现了“小集团思想”的现象。
(1)“小集团思想”的定义
“小集团思想,’,又称“群体思维”,是指“参与一个统一群体中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这一群体的成员认为,保持群体的统一、创造和谐的气氛有特殊意义。由于把这样的目的摆在首位,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使决策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群体思维的特点
①顺从性思维
在这种群体中顺从作风占主导地位。如果某一群体成员不接受领袖人物或多数人的意见,会受到孤立、嘲笑或排斥。在这种条件下即使群体成员对采取的决策有怀疑也不敢公开发表意见。因此,“小集团思想”会造成一批俯首帖耳的顺从者。
②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在具有“小集团思想”的群体中,其成员往往会封锁怀疑群体决策正确性的信息,尤其是对群体领导人封锁这种信息。这样,会严重影响群体决策的质量。
③盲目乐观情绪
在这种群体中往往过高估计成功的概率,过低估计失败的概率,认为本群体的决策一定会成功,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④相信群体无所不能
这种群体的成员往往认为,一切都决定于他们的行动,过高估计自己拥有的物质手段、自己的组织和专长,而对外部条件、敌方力量估计过低。
⑤首创精神的假象
这种群体认为自己在解决经济或政治问题生具有首创精神,人们或社会组织的命运取决于它的决策。而实际上,这种信念只小过是一种假象。
总之,“小集团思想”一方面会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成员的自我满意感; 另一方面却会降低决策的质量,使群体决策的效果比个人决策的效果更差。
2. 什么是冲突? 冲突与竟争有什么不同?
【答案】(1)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后。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2)冲突和竟争不同
①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
②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如果双方都能从他们的竞争结果中获益,那么竞争就不大可能变为冲突。实质上,竞争和冲突的区别在于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影另一方目标的实现。这种区别表明,要想防止竞争演化为冲突,有效的管理策略是消除共同介入的机会。
二、简答题
3. 气质对管理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案】气质对人的行为、对人的活动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对组织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1)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
管理工作纷繁复杂,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气质特征。所以,要尽量使人的气质特点与工作特点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利于工作。
①应该安排多血质的人做一些社交工作;
②委任胆汁质的人做突击性、开拓性的工作;
③安排豁液质的人从事一些核算和监督职能的管理工作;
④安排抑郁质的人做一此研究工作;
⑤对于一些对人才方面的气质特征有特殊要求的特殊职业,应该通过心理测定选拔人才。
(2)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一力。
人的气质特征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合理调整不同气质的人员,组成一个领导班子,组成一个生产班组,组成一个集体,形成气质“互补”的组合,就可以相互克服气质的消极影响,发挥气质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目的。
(3)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
不同气质的人,对挫折、压力、批评、惩罚的容忍接受程度不同,对思想感情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做思想教育、做人的转化培养工作的重点就要有所不同。
①多血质的人豁达大度、反应灵活、接受能力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可采用批评和劝导相结合的方式;
②胆汁质的人积极主动、生气勃勃、容忍力强,培养教育他们时,既要开展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提高他们的自制力,又不能激怒他们,激化矛盾;
③孰液质的人沉着、坚毅、冷静,情绪反应较慢,对待他们要耐心说服开导,多用事实说话; ④抑郁质的人情感深刻、脆弱、孤僻、冷淡,对待这样的人,不可在公开场合批评、训斥他们,而应在关怀中激励,在照顾中促进,在情感中引导,使他们自觉接受别人的批评或建议。
以上观点体现了气质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尤其在管理人、培养人、使用人方面的作用,但气质对于管理活动的作用绝不仅限于上述三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挖掘。
4. 组织结构与组织过程是什么关系?
【答案】(1)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组织过程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2)组织结构是组织过程的结果。组织结构不断完善和变革需要新的组织过程。组织结构是一种状态。组织过程是一种动态。
5. 如何实现人格与工作匹配?
【答案】霍兰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一工作匹配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霍兰德认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种基本的人格类型,每种人格类型与相应的职业与工作环境匹配。
(1)现实型
①现实型的人喜欢与物体打交道,操作丁具、机械、设备等具体有形的实物,偏好需要技能、力量、协调性的体力劳动。
②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活动。
③具有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等人格特点。适合做机械师、钻井操作工、装配线工人、农场主等。
(2)研究型
①研究型的人偏好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并进行系统创造性的研究。
②表现出分析、好奇、创造、独立等人格特点。
③适合做科学研究人员和新闻记者等。
(3)社会型
①社会型的人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人的社会服务性活动,重视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 ②显示出平易近人、友好、合作、理解等人格特点。
③适合做社会工作者、教师、议员、临床心理学家等。
(4)常规型
①常规型的人偏好规范、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
②表现出的人格特点为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像力、缺乏灵活性等。
③适合做会计人员、业务经理、银行出纳员、档案管理员等。
(5)企业型
①企业型的人偏好能够影响他人和获得权力的言语活动,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日标、获取效益的活动。
②表现出自信、进取精力充沛、盛气凌人等人格特点。
③适合做法宫、房地产经纪人、公共关系专家、小企业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