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611财政学、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债债务率

【答案】债务率,即当年债务余额占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债务率和偿债率则是衡量外债负担的专门指标,反映本国实际偿债的可能性。按照国际惯例,债务率指标的国际公认安全线是100%。

2. 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

【答案】赤字依存度是指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人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赤字比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说明一国在某年以赤

字支出方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是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两个指标。

3. 增长性政策

【答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海勒提出了“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他将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的增长率作为测算财政赤字的基准,认为只要连续两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推算出来的潜在的生产总值时,即使在经济上升时期,也可以将赤字财政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不断的实行,从而挖掘生产潜力,减少产量缺口。汉森和新古典综合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都非常赞成这个办法,并称之为“新经济学”。

4. 决算赤字

【答案】决算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即政府预算时并没有安排赤字,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致使决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

,它说明的是一种事实。 情况,这种支大于收的差额在国家决算中即表现为“决算赤字”

5. 盈亏相抵

【答案】盈亏相抵是指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 或是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己纳的部分税款。

一般而言,抵消或冲抵前后年度的盈余,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例如,美国税法曾规定,前后可以抵冲的时间是前3年后7年内; 我国台湾则有前4年后5年的规定。这种方式对具有高度冒险性的投资有相当大的刺激效果。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如果企业发生亏损,按照规定就可从以前或以后年度的盈余中得到补偿。

正因为这种方式是以企业发生亏损为前提,它对于一个从未发生过亏损但利润确实很小的企

业来说,没有丝毫鼓励效果; 而且,从其应用的范围来看,盈亏相抵办法通常只适用于所得税方面。

6. 税收豁免

【答案】税收豁免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小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至于豁免期和豁免税收项目,应视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政策而定。

最常见的税收豁免项目有两类:一类是免除关税与货物税; 另一类是免除所得税。

免除机器或建筑材料的进口关税,可使企业降低固定成本; 免除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进口关税,可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免除货物税同样也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至于免除所得税,一方面可以增加新资的利润,使企业更快地收回所投资本,减少投资风险,以刺激投资;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政策的顺利实施,以稳定社会正常生活秩序。

二、简答题

7. 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案】(1)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转移性支出。

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从政府角度来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 从领取补贴者角度来看,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因而经济状况都较以前有所改善。

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

①财政补贴总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或者是补贴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是价格变动导致财政补贴。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 社会保险支出则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

②因为与相对价格结构有直接关联,财政补贴便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影响,而社会保险支出则很少有这种影响。

(2)财政补贴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WTO 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按照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程度,将补贴分为禁止的、可诉的和不可诉的三类:

①禁止性的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第3条规定:“法律或事实上根据出口实绩为唯一或其他多种条件之一而给予的补贴,视使用国产货物而非进口货物的情况为唯一条件或其他多

,概括起来,禁止性补贴包括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种条件之一而给予的补贴,为禁止性补贴”

两类。

②可诉补贴(又称黄箱补贴)。可诉补贴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施的补贴,但如果使用此类补贴的成员方在实施过程中对其他成员方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则受损的成员方可以向使用此类补贴的成员方提起申诉。

③不可诉补贴(又称绿箱补贴)。主要包括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给予基础研究的援助性补贴、给予贫困地区的补贴、为适应新环境而实施的补贴,以及用于鼓励农业研究开发、鼓励农民退休等方面的补贴。

8. 结合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教训,思考和总结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和操作的基本经验。

【答案】我国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到2004年转向稳健财政政策这一期间的经济形势,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及日本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经济形势十分类似,当年

,日本实行扩张政策后陷入长期低迷,而我国实美国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后导致经济“滞胀”

施积极财政政策并顺利实现了转型,两相对比,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1)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转型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政治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并及时转换政策目标。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以及推动政策转型,这是财政政策实施及其操作的基本经验。

(2)在政策操作上,突出主要政策目标,兼顾协同政策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经济运行的实际,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为中心目标,兼顾其他相关目标,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经验有:

①束封激需求和改善供给相结合,在采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投资需求的同时,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注重农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②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即不仅促进当前的经济增长,而且着眼于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③刺激需求与调整分配政策相结合,特别是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大力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从而逐步建立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机制。

,通过清理乱收费、乱摊派减④没有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减税政策,而是大力推行“税费改革”

轻企业和居民额外负担,同时,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鼓励投资和消费,促进技术创新和出口。

⑤充分运用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于段,在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带动银行贷款的增长,对民间经济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扩散效应。

(3)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审慎操作。不论是扩张政策还是紧缩政策以及政策转型,在实施过程

,防止扩张或紧缩过度,切忌急转弯引致大起大落,即目标中必须审慎操作,实行渐进式“微调”

要明确,步骤和方法要稳妥。

(4)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不是实行减税政策,现在看来,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减税为特征的扩张性政策和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征的扩张性政策的区别。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恰当配合,是财政政策既实现扩张效应又避免扩张过度的重要条件。我国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赤字债务化,因而可以避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