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1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1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9 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38

一、名词解释

1. 负荷定价法

【答案】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电信等行业,按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地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峰时,收费最低。

2. 国债依存度

【答案】国债依存度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所以国债依存度是通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对比来计量的,但由于采用的分子和分母口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计量方法:

(1)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还本付息支出);

(2)当年财政赤字(当年发行额一还本数)/中央财政支出(本级支出);

(3)当年财政赤字/全部财政支出。

3. 零基预算

【答案】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从理论上看,零基预算是完全重新编制年度预算,如同编制一个新的预算一样,但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切从头开始,丝毫不考虑上年的基础。零基预算的明显优点是有利于优化支出结构,提高预算效率,控制预算规模,但要求具备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方法以及统一的标准,否则也可能失之谬误。

4. 分类所得税

【答案】分类所得税是指对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所得分为若干类别,不同类别(或来源)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的一种税收方法。例如,把应税所得可分为薪给报酬所得、服务报酬所得、利息所得、财产出租所得、营利所得等,根据这些所得类别,分别规定高低不等的税率,分别依率计征。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以源泉课征方法征收。分类所得税的优点是征收简便、税源易控,可有效地防止逃税行为,但其缺点是不能按纳税能力原则课征。该

税制首创于英国,但目前实行纯粹分类所得税的国家已不多见。

5. 所得课税

【答案】所得课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课税是一种优缺点十分鲜明的税类,它具有四个力一面的特征和优点:

(1)所得课税的优点

①税负相对公平;

②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④课税有弹性。

(2)所得课税也存在某些缺陷,主要有:

①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

②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

③计征管理也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遇到困难; ④同商品课税相比,所得课税的经济调节功能较弱,不易有效地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

6. 外债种类

【答案】外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向外国公民或法人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外债由政府借款和在国外发行外币债券两部分组成。政府借款包括向外国政府借款、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外商业银行借款以及出口信贷等形式。发行外币债券包括委托国外金融机构发行和直接发行两种类型。

二、简答题

7. 运用“拉弗曲线”说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答案】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下面以图来说明。

图中横轴代表税率,纵轴代表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税率从原点开始,然后逐级增加至B 点时为100%; 税收收入从原点向上计算,随着税率的变化而变化。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函数关系呈曲

,当税率逐级提高时,税收收入也随之增加,税率提高至OC 时,税收线OAB 状态(抛物线形)

收入达到最大; 税率一旦超过OC , 税收收入反而呈减少趋势,当税率上升到OB (100%)时,税收收入将因无人愿意工作和投资而降为零。供给学派把“CAB" 区域,即图中的阴影部分,称为税率“禁区”。当税率进入禁区后,税率越提高,税收收入越减少。

图 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D 点和E 点,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D 点的税收负担很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因此,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8. 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的理论解释内容是什么?

【答案】“经济发展阶段论”是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共同提出来的,他们用该理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这些投资,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处于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乃至发展的中期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将逐步转换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总投资以及政府投资的绝对数会是增长的,但社会总投资占GDP 的比重以及政府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则会趋于下降。罗斯托认为,一旦经济发展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而且这方面支出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速度,也会快于GDP 的增长速度。美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证实了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推断。从图可以看出美国1902-1980年间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其中社会福利支出由7.1%上升为39.4%,而经济发展和运输支出则由28%下降为13.5%,另外,一般行政支出由12%下降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