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答案】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是指将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可将其分为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国内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经济灾害、技术突破、环境变化和社会演进等内容; 国际方面的因素包括战争、间接冲突、经济对抗、军备升级等内容。具体的触发机制有:政治领导、危机事件、抗议活动、传媒曝光。
2.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力量。这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力量。市场之所以具有保证效率实现的能力,是因为它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社会将资源配置到社会成员最需要的地方,价格这一信号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社会成员的偏好和需求信息的作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一旦少数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作为反映社会成员需求信息的机制的能力也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削弱,从而使价格机制不再具有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终是与垄断者利用其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福利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当市场中出现垄断者时,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谋取垄断利益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3. 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答案】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是指政策执行研究不应忽视各种层次中执行动态面的探讨,其所提出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即着重于探讨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在“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中,戈金等人认为中央政府做出决定启动了政策执行过程,而这一决定通过其形式和内容多多少少都会约束政策执行人员的选择和行为。地方政府回应中央政府强加的诱导和约束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地方政府偏好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能力。在这一模型中,戈金等人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依据其独立性分为三类。独立的自变量包括联邦政府的诱导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诱导和约束,这两者都是事先存在的。半独立的中间变量是由中央政府决策与地方政府决定共同影响的,地方政府能力与地方政府输出的决定是两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影响着因变量,即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而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又反馈回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其诱导和约束因素。
4. 有限理性
【答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缘于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批评,认为人类行为受知识、能力、心理及信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办法达到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要求。有限理性模型是一
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其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的主要内容有:①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一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②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 ③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5. 公共政策合法化
【答案】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包括决策主体合法、决策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等内容。
二、简答题
6. 立法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公共管理的立法控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答案】(1)立法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①质询权。指议员对于政府的某项决策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一般通过书面形式,向行政机关领导提出询问或质问,要求答复。质询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与政府政策、公职有关的事项均可提出质询。质询权一般分为询问和质问,后果亦不同。询问是议员向政府就某事发问,被询问的政府官员必须给予回答,但不能引起辩论。质问所提出的问题比较严重,一般需要辩论,辩论后还可能进行信任投票,如果不信任投票占多数,就会导致政府危机。
②调查权。它是各国立法机关普遍行使的一项重要监督权。调查权分为经常性的国内调查和临时性调查。调查权的行使往往由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行使,调查的范围往往涉及法律执行、政府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调查的结果可能导致对官员的弹勃或对政府的不信任。
③弹幼权。它是议会(国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由众议院(或下院)提出诉讼,由参议院(或上院)或宪法法院进行审判的制裁权。弹幼的对象主要是高级政府官员; 弹幼的范围一般限定在与职务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方面。
④不信任表决权。议会对于政府的重要政策议案、财政议案、条约缔结等拒绝通过,或对政府某项重大决定通过不信任案,必须辞职的制度。
⑤除此之外,有些国家的议会还有一些其他手段如批评、举行听证会,行使否决权等来对政府举行监督。
(2)公共管理立法控制的问题
卓越的公共管理,需要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密切配合,行政责任的维护也有赖十立法的控制。公共管理立法控制可能遇到问题主要包括:
①党派利益和压力集团的影响。受狭隘的党派利益、利益集团的压力等因素,通过议会实现责任也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②议会企图管理一切的倾向。议会固然应该纠正行政部门的弊端,但不能企图由自己去管理一切事情,在议会的控制和行政自主之间谋求平衡,亦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
7.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包含哪四个阶段?
【答案】(1)危机管理的概念
危机管理是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饵危机。危机管理的重点包括:①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②危机的准备与预防; ③危机的回应; ④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
(2)公共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
①危机的疏缓
a. 危机疏缓的概念
危机的疏缓是指管理者采取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行动,以降低或者消除灾害及其影响的风险。危机的疏缓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关注长期的预防性工作,而不是着眼于危机发生以后的应对。传统上,人们并没有把疏缓作为危机管理的一个阶段或者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疏缓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而疏缓工作又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危机管理者的工作和职责范围。如今,疏缓的观念己经普遍被社会所接受。疏缓工作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环境友好和安全的社会。
b. 危机疏缓的措施:风险源的确认和控制; 通过工程项目防范灾害; 通过有效地管理地区的发展来疏缓风险和灾害; 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管制措施来疏缓风险和灾害; 通过公共信息和教育的途径疏缓风险和灾害; 通过政府的财政和诱因政策的途径疏缓风险和灾害。
②危机的准备
危机准备不同于危机的疏缓,是指危机管理的功能性和运作的层面,即直接针对危机的应对及灾后恢复和重建。危机准备包括了制定应急的计划和预案、提前准备应急的资源等等。一个较为系统的危机准备项目需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a. 哪些部门和机构需要参与到危机准备的工作之中?
b. 什么样的应急和灾害恢复行动是可行的? 比如如果要进行人员的疏散和撤离,疏散和撤离的途径是否明确。
c. 应急组织如何有效地运作,有效地运作需要何种资源?
d. 应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顶案是否得到演练等。
应急管理计划的内容
a. 基本计划
基本计划是指对一个地区应急管理的一般性说明,包括对目的的阐述、危机情景的假设、危机管理组织及其职责的分配、具体的运作程序、行政、后勤的保障和资源的支持等。
b. 功能性计划
功能性计划的核心是指回答危机出现以后如何有效地运作,即回答需要干什么,谁负责具体的执行的问题,如谁负责指挥和协调,谁负责信息沟通,谁负责预警,谁负责人员的撤离和疏散以及如何进行,谁负责医疗救助等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