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总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前苏联)。当今世界仍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2. 经济特区
【答案】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本地区和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流日益扩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个以上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我国从1979年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建省后,又设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对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利用外资,产品大部分出日,其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活动密切相连,发展外向型经济。
(2)特区经济活动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经济运行主要靠市场调节,不断加强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3)特区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如降低或免征某些税,简化客商出入境手续等。
(4)特区有较大经济活动自主权,如建设项目审批、财政和外汇等方面都较内地有较大自主权。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它在对外开放总格局中,处于前沿阵地的战略地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企业集团
【答案】企业集团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形成的有层次的企业联合组织。它是通过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控股、持股而形成的。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法人,而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都是一级法人。企业集团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核心层企业(总厂),通常由一
个或几个大企业构成,它们对集团中的其他成员企业都有控股和持股行为。第二层为紧密或半紧密层的骨干企业(分厂),它由核心层的控股子公司构成。第三层为松散层的配套企业,它由与企业集团成员有协作关系的企业构成。企业集团比单个企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有利于核心企业有市场需求产品的发展,有利于专业化协作和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防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4. 自然资源
【答案】自然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并能为人们利用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自然资源可以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矿物资源四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它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特点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2)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而且它对产品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影响很大;
(3)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自然资源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布局。
5.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结构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结构是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各个基本要素的构成。它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空间和市场时间:
(1)市场主体是指一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或当事人。对市场的主体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但一般可分为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层次;
(2)市场客体是指用以交换的商品和货币;
(3)市场空间是指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的活动地方和范围。从市场的空间范围来说,有单体性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和国际性市场;
(4)市场时间是指市场主体交换市场客体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表现为市场商品交换的连续时间和具体方式;
(5)培育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也需要相应的市场硬件的建设,但是这一切都要适应市场规律的要求,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进行可行性分析。
6. 外汇
【答案】外汇是指一国拥有的国际支付手段,它包括以外币表示的可以在国际间进行支付的凭证。我国所使用的外汇概念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
(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4)其他外汇资金。
二、简答题
7. 如何理解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答案】(1)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变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改革是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
只有对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进行改革,才能增加企业的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新的革命,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改革,是对落后经济体制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条件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端。
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政企职责不分; 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应负的经济责任; 按照行政部门和地区系统管理经济,造成条块分割; 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分配上统收统支,平均主义严重,难以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对外经济关系上基本上是闭关自守,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因此,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8. 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和怎样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答案】(1)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①通过“引进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有了一定提高
我国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尤其是对外开放的起始阶段,“引进来”的比较多,例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等。这些对外开放的措施,使我们加快了发展,了解了世界,弥补了国内资源的不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②不但能“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实力有了一定提高后,就要进一步把“引进来”同“走出去”相结合,不单要继续引进各种有利于我国发展的生产要素,更要能走出去,对外输出相关要素,增强国际双向交往,提高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国际形势下,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进一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主要应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①在对外贸易方面
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等行之有效的外贸发展战略,把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合理结合起来,并不断改革外贸体制、关税制度和贸易融资体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