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15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专硕]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前提条件。机器大工业出现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重大变革,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成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方法。
2. 土地私有权垄断
【答案】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有限的土地都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而形成的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这是因为:(1)土地私有权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农业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形成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农产品不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样,由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能够留在农业部门,由农业资本家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2)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绝对地租,否则农业资本家就不能使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以,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3. 生产方式
【答案】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一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基本上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即有什么样的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个庞大的卜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样逐步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4. 货币信用制度危机
【答案】货币信用制度危机是指金融市场上出现大量抛售一国货币,从而导致该国货币大幅度贬值,货币信用领域发生极度混乱和剧烈动荡的现象。资本主义的货币信用制度危机是进入垄断时期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危机的产生表明,资本主义的货币信用制度己从根本上丧失了稳定性。这一危机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是:(1)垄断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大量发行纸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纸币不断贬值,物价持续上涨,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通病; (2)从资本主义的信用领域来看,由于垄断引起了资本的相对过剩,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拥塞在流通领域里而不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借贷资本的大量增加和过剩所形成的投机和冲击,动摇着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 (3)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大量发行各种公债,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成为债务经济。巨额的债务蕴藏着爆发震撼整个信用制度的巨大危机的可能性;
(4)从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来看,由于国际借贷资本的大量过剩,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极不稳定,也极不平衡。
5. 相对过剩人口
【答案】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者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多余”的人口。它包括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只种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这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成为所谓过剩人口。这种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每一个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6.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各种生产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决定的。但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这一历史局限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根本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
二、简答题
7. 通过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调节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指若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签订条约组成经济集团,加
强经济联合,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调节。
②经济一体化的多种形式
经济一体化,按参与国经济联合紧密程度和集团内部国际经济调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有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形式如欧洲联盟和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形式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2)欧洲联盟内部国际调节的实践
经济一体化集团的主要内容是实行集团内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欧盟的国际调节包括在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分配领域和金融领域的调节。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3月25口,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了无限期有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于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成立以后经历了4次扩大,成为一个拥有3.765亿人口,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经济集团。欧共体在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现已发展成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这些进展主要包括: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统一对外渔业政策; 建立货币联盟。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就建立欧洲经济和政治联盟达成协议。《马约》于1993年11月在统一大市场建成的基础上正式生效。
【答案】
8. 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金融自由化是指货币金融管理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金融市场的各种行政管制措施,从而为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管理环境。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思想是尽量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提高金融效率。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包括:
(1)利率自由化
利率自由化是指放宽对利率的限制,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具体指金融当局取消对金融机构设定的利率限制,利率水平由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目的在于增加利率和其他资产价格的灵活性,减少利率控制带来的成本,优化信贷配置,增加整个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性。
(2)业务经营自由化
业务经营自由化是指放宽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上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融合,银行和证券公司在业务经营上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可以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进入其他业务领域,商业银行或外国金融机构可以从事证券投资业务,以促进公平竞争。
(3)市场准入自由化
市场准入自由化是指放宽对金融机构跨国业务活动的限制,资本自由进入和流出。包括放宽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放宽本国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限制。其目的是加强本国金融机构同外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促使本国金融机构向海外扩张。
(4)资本流动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