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15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专硕]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超额利润

【答案】超额利润是指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只有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可以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

2. 平均利润

【答案】平均利润是指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预付资本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公式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额X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小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部门间的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平均利润只是通过市场竞争和资本转移而形成的大致的平均数,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平均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利润来自剩余价值这一本质联系。因为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一个部门获得的利润量与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往往是不一致的。

3. 股票

【答案】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以证明股票持有人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所有权凭证。股票是资金市场上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股票具有以下特点:

(1)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持股者为公司的股东。

(2)决策性。股票持有者即为公司的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3)股票具有流通性。

(4)风险性较高。股票的价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的投资者要冒很大的风险。(5)收益率较高。股票的收益主要反映为股息和红利,股票收益率一股要高于债券的收益率。(6)非偿还性。股东不能退股,如果不转让股票,就只能靠获得股息和红利缓慢地收回投入的资金。股票是所有权资本,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股票从体现股东权利差别划分,可分成普通股和优先股; 股票从体现的参与公司经营表决权的差别划分,又可分为表决权股和无表决权股。

4.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答案】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而成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19世纪60年代

至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就是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1)垄断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银行业高度集中,由原来的金融中介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2)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产生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一般资本统治发展为金融资本统治; (3)在商品输出的基础上,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垄断资本在国际上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从而导致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并开始了对世界的分割。垄断资本主义推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它不仅不排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加剧,特别是使国际竞争加剧。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

5. 商品经济

【答案】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而存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经济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自身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是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发达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之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 第二个条件是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经济; 商品经济是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经济。

6. 固定资本更新

【答案】固定资本更新是指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下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下进行补偿。固定资本更新必须设立折! 口基金。折旧基金(或折旧费)是指按照I 司定资本磨损程度而逐年提取的货币准备金。折旧基金等十固定资本的价值除以它平均使用的年限。提取的折旧基金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称为折旧率。固定资产经过使用后,其价值会因为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步以生产费用形式进入产品成本和当期费用,构成产品成本和当期费用的一部分,并从现实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由于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在其平均使用年限内,在物质形态上总是独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不到全部磨损,不需要更新。因而逐步提取的折旧基金,可以起积累基金的作用,用于扩大再生产。

二、简答题

7. 请举出当代金融资本新发展的几个实例。

【答案】实例1:

进入2005年,欧洲银行体系的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意大利最大的银行联合信贷银行与德国第二大银行裕宝银行于2005年6月12日达成收购协议,联合信贷银行将以151亿欧元收购裕宝

银行。这是欧洲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宗跨国银行并购交易,两大银行巨头的此次并购将缔造一个业务范围覆盖东西欧的银行业新巨头。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联合信贷银行将以每5股公司股票置换1股裕宝银行股票的换股形式收购裕宝银行。两家银行合并后每年将可节省约9亿欧元的开支,同时将大大加强联合信贷银行在东欧市场的竞争实力,使该银行成为欧元区第四、欧洲第九大银行。

实例2:

美国金融机构重组,巨型银行诞生,这些银行的营业利润也随其规模的扩大而大幅增长。美国金融机构在70年代对不动产进行大规模贷款,到了80年代后期出现巨额逾期贷款。花旗银行90年代前期丧失市场和客户信任,后来实行减员增效等严格的改革措施,同时在新兴市场等地新开1700家支行,增加营业收入。

美国其他金融机构10年前的境遇和花旗银行差不多,也采取减员增效措施,不过,不少业者认为独立奋斗的成果有限,并尝试合并以求生存。10年来,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大型地方银行互相合并、收购的例子不断。全国性大型银行也不乏其例,大通和华成银行就合二为一。花旗银行原本独立,但在1998年和保险业者旅行家集团公司合并,成为拥有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综合性金融机构。

美国银行业扩大规模是为了追求效率。美国银行业凭借金融机构规模大的优势,使得购并咨询手续费、债券和外汇交易获利等非利息收入不断增加,这也是它获利能高于其他国家银行的原因,它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和增加服务项目。花旗银行、美国运通银行等银行可能合并,大通银行和美林证券公司可能合并。

实例3: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随着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业务专业化而产生的。早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多同商业银行有着密切的联系。1681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公司。1818年,美国产生了信托投资机构。到1980年底,美国信托财产总计达5712亿美元。1849年,德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农村信用社。20世纪初,证券业务和租赁业务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非银行性的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例如证券业,美国有7000多家证券公司,18家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活动不断涌现,非银行金融机构起了主要作用,它有力地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多元化、目标化和证券化,使得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日益综合化,银行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划分越来越不明显,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分类也日趋融合。它们之间业务交叉进行,只是比重有所差别。

8.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答案】(1)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